十五从军行里所有字的读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21:37:58
十五从军行里所有字的读音
青海湖上空,云雾弥漫,遮盖了祁连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久战疆场,尽管铁甲被黄沙磨破,但守边报国的壮志在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不击破侵略者决不还乡.看,身经百战的将士门的豪壮誓言,是多么响亮有力!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五言律诗是唐诗的主体,其形式与格律在初唐时已经完成.五律的一切规律和创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诗体,为此,这里我们再讲一首五律,顺便补充讲一点关于律诗的基础知识.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在汉代以前,所谓“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一部《诗经》,三百零五首诗,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汉时期,古诗已失去了曲谱,这个“诗”字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名词.在东汉时期,谱曲歌唱的称为“乐府歌辞”,《诗经》式的四言诗,称为“诗”.当时新流行韵五、七言诗,称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见,“诗”是四言诗的传统名词,五、七言诗还不算是诗.刚才我说,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不能唱的称为“诗”,这是魏晋以后的文学概念.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这一种体式的诗,很难分类,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诗”一类.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杂着鼓声呼啸着.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五、七言八句律诗,一共四个韵脚,在第二、四、六、八句尾.例如《野望》这首诗,“依”,“晖”、“归”、“薇”,是韵.“依”字是第一个韵,称为“起韵”.起韵一定,以后就得跟着用同韵的字.但《杜少府》的第一句“城阙辅三秦”,这个“秦”字已经是韵脚了.这首诗有五个韵:“秦”、“津”、“人”、“邻”、“巾”.现在,《从军行》第一句“京”字也是韵,这首诗也有五个韵.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律诗的两种协韵法.
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这就意味着每首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须是平声字.于是,第一、三、五、七句的末尾相应地必须用仄声字.《野望》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这个“望”字是仄声字,不必协韵,故这首诗的起韵是第二句的“依”字.但律诗第一句末尾也可以用平声字,例如《杜少府》和《从军行》.这第一个平声句尾必须与第二句的起韵协韵.因此,这样的诗,就有了五个韵脚.但律诗的正格是用四个韵.第一句尾的韵称为引韵,不算入正韵.
关于律诗第一句的格律,有两句歌诀:“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字,收是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诗则指第七字).“东皋薄暮望”,“皋”是平声,“望”是仄声,这是平起仄收.“烽火照西京”,“火”是仄声,“京”是平声,这是仄起平收.这两种句法的声调不一样,影响到以下七句的声调全不一样.平起仄收的律诗声调高亢雄壮,仄起平收的律诗声调较为低沉柔婉.唐人律诗以平起仄收为正格,仄起平收为变格.
学习或欣赏唐诗,要在具有四声平仄的基础知识上注意其对偶,和声和协韵.这是唐诗语言的三种艺术手法.对偶表现诗的文字美,和声、协韵表现诗的音乐美.关于对偶与协韵,我们已经谈到过一些.现在要讲一讲和声,唐人也称为调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上句是和声的定义,下句是协韵的定义.异音相从就是说平仄相从.平声字要和仄声字配搭.无论在一句或一联中,平仄声字必须有适当的配搭.从陈隋到初唐,诗人们已摸索到平仄配搭的规律.现在把《从军行》全诗的平仄标出来,就易于体会平仄声对诗句音调美的关系.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二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如果你有多读五言诗的经验,你会发现五言诗的句法总是二字带三字,即所谓“上二下三”上二字是一个音节,下三字是一个半音节.可以是一二组合,例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组合,例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个三字名词,例如“维摩诘”.这种三字组合的名词绝对不能用在句子前面,造成上三下二的句式,就不可吟诵了②.
以上讲的是五言律诗的和声原则.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七言律诗,不过七言律诗还要讲究每句第六字的和声.相传有两句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这是说:律诗的每句,第一、三、五字,可以不拘平仄,自由运用,但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和声规律用平声或仄声字.这是指七律而言,对于五律,则应当说:“一、三不拘,二、四分明.”一、三、五虽然不拘,但平仄二字,声调毕竟有区别,熟悉律诗声调的人,在这些地方,还应当选用一个声音较美的字.
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
① 这个“辞”字,魏晋以后,省作“词”.但唐宋以后,“词”字又多了些意义,在写作文学论文时,最好保留古写法,以示区别.本书在必要的时候,仍用“辞”字.
② 盛唐以后,出现了拗句,便突破了这个规律,有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这是变格,下文将讲到
回答者:江户川_新一 - 首席运营官 十二级 3-9 19:36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五言律诗是唐诗的主体,其形式与格律在初唐时已经完成.五律的一切规律和创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诗体,为此,这里我们再讲一首五律,顺便补充讲一点关于律诗的基础知识.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在汉代以前,所谓“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一部《诗经》,三百零五首诗,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汉时期,古诗已失去了曲谱,这个“诗”字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名词.在东汉时期,谱曲歌唱的称为“乐府歌辞”,《诗经》式的四言诗,称为“诗”.当时新流行韵五、七言诗,称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见,“诗”是四言诗的传统名词,五、七言诗还不算是诗.刚才我说,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不能唱的称为“诗”,这是魏晋以后的文学概念.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这一种体式的诗,很难分类,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诗”一类.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杂着鼓声呼啸着.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五、七言八句律诗,一共四个韵脚,在第二、四、六、八句尾.例如《野望》这首诗,“依”,“晖”、“归”、“薇”,是韵.“依”字是第一个韵,称为“起韵”.起韵一定,以后就得跟着用同韵的字.但《杜少府》的第一句“城阙辅三秦”,这个“秦”字已经是韵脚了.这首诗有五个韵:“秦”、“津”、“人”、“邻”、“巾”.现在,《从军行》第一句“京”字也是韵,这首诗也有五个韵.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律诗的两种协韵法.
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这就意味着每首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须是平声字.于是,第一、三、五、七句的末尾相应地必须用仄声字.《野望》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这个“望”字是仄声字,不必协韵,故这首诗的起韵是第二句的“依”字.但律诗第一句末尾也可以用平声字,例如《杜少府》和《从军行》.这第一个平声句尾必须与第二句的起韵协韵.因此,这样的诗,就有了五个韵脚.但律诗的正格是用四个韵.第一句尾的韵称为引韵,不算入正韵.
关于律诗第一句的格律,有两句歌诀:“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字,收是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诗则指第七字).“东皋薄暮望”,“皋”是平声,“望”是仄声,这是平起仄收.“烽火照西京”,“火”是仄声,“京”是平声,这是仄起平收.这两种句法的声调不一样,影响到以下七句的声调全不一样.平起仄收的律诗声调高亢雄壮,仄起平收的律诗声调较为低沉柔婉.唐人律诗以平起仄收为正格,仄起平收为变格.
学习或欣赏唐诗,要在具有四声平仄的基础知识上注意其对偶,和声和协韵.这是唐诗语言的三种艺术手法.对偶表现诗的文字美,和声、协韵表现诗的音乐美.关于对偶与协韵,我们已经谈到过一些.现在要讲一讲和声,唐人也称为调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上句是和声的定义,下句是协韵的定义.异音相从就是说平仄相从.平声字要和仄声字配搭.无论在一句或一联中,平仄声字必须有适当的配搭.从陈隋到初唐,诗人们已摸索到平仄配搭的规律.现在把《从军行》全诗的平仄标出来,就易于体会平仄声对诗句音调美的关系.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二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如果你有多读五言诗的经验,你会发现五言诗的句法总是二字带三字,即所谓“上二下三”上二字是一个音节,下三字是一个半音节.可以是一二组合,例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组合,例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个三字名词,例如“维摩诘”.这种三字组合的名词绝对不能用在句子前面,造成上三下二的句式,就不可吟诵了②.
以上讲的是五言律诗的和声原则.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七言律诗,不过七言律诗还要讲究每句第六字的和声.相传有两句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这是说:律诗的每句,第一、三、五字,可以不拘平仄,自由运用,但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和声规律用平声或仄声字.这是指七律而言,对于五律,则应当说:“一、三不拘,二、四分明.”一、三、五虽然不拘,但平仄二字,声调毕竟有区别,熟悉律诗声调的人,在这些地方,还应当选用一个声音较美的字.
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
① 这个“辞”字,魏晋以后,省作“词”.但唐宋以后,“词”字又多了些意义,在写作文学论文时,最好保留古写法,以示区别.本书在必要的时候,仍用“辞”字.
② 盛唐以后,出现了拗句,便突破了这个规律,有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这是变格,下文将讲到
回答者: 名字没创意 - 见习主管 五级 2006-5-28 16:09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五言律诗是唐诗的主体,其形式与格律在初唐时已经完成.五律的一切规律和创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诗体,为此,这里我们再讲一首五律,顺便补充讲一点关于律诗的基础知识.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在汉代以前,所谓“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一部《诗经》,三百零五首诗,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汉时期,古诗已失去了曲谱,这个“诗”字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名词.在东汉时期,谱曲歌唱的称为“乐府歌辞”,《诗经》式的四言诗,称为“诗”.当时新流行韵五、七言诗,称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见,“诗”是四言诗的传统名词,五、七言诗还不算是诗.刚才我说,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不能唱的称为“诗”,这是魏晋以后的文学概念.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这一种体式的诗,很难分类,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诗”一类.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杂着鼓声呼啸着.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五、七言八句律诗,一共四个韵脚,在第二、四、六、八句尾.例如《野望》这首诗,“依”,“晖”、“归”、“薇”,是韵.“依”字是第一个韵,称为“起韵”.起韵一定,以后就得跟着用同韵的字.但《杜少府》的第一句“城阙辅三秦”,这个“秦”字已经是韵脚了.这首诗有五个韵:“秦”、“津”、“人”、“邻”、“巾”.现在,《从军行》第一句“京”字也是韵,这首诗也有五个韵.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律诗的两种协韵法.
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这就意味着每首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须是平声字.于是,第一、三、五、七句的末尾相应地必须用仄声字.《野望》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这个“望”字是仄声字,不必协韵,故这首诗的起韵是第二句的“依”字.但律诗第一句末尾也可以用平声字,例如《杜少府》和《从军行》.这第一个平声句尾必须与第二句的起韵协韵.因此,这样的诗,就有了五个韵脚.但律诗的正格是用四个韵.第一句尾的韵称为引韵,不算入正韵.
关于律诗第一句的格律,有两句歌诀:“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字,收是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诗则指第七字).“东皋薄暮望”,“皋”是平声,“望”是仄声,这是平起仄收.“烽火照西京”,“火”是仄声,“京”是平声,这是仄起平收.这两种句法的声调不一样,影响到以下七句的声调全不一样.平起仄收的律诗声调高亢雄壮,仄起平收的律诗声调较为低沉柔婉.唐人律诗以平起仄收为正格,仄起平收为变格.
学习或欣赏唐诗,要在具有四声平仄的基础知识上注意其对偶,和声和协韵.这是唐诗语言的三种艺术手法.对偶表现诗的文字美,和声、协韵表现诗的音乐美.关于对偶与协韵,我们已经谈到过一些.现在要讲一讲和声,唐人也称为调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上句是和声的定义,下句是协韵的定义.异音相从就是说平仄相从.平声字要和仄声字配搭.无论在一句或一联中,平仄声字必须有适当的配搭.从陈隋到初唐,诗人们已摸索到平仄配搭的规律.现在把《从军行》全诗的平仄标出来,就易于体会平仄声对诗句音调美的关系.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二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如果你有多读五言诗的经验,你会发现五言诗的句法总是二字带三字,即所谓“上二下三”上二字是一个音节,下三字是一个半音节.可以是一二组合,例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组合,例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个三字名词,例如“维摩诘”.这种三字组合的名词绝对不能用在句子前面,造成上三下二的句式,就不可吟诵了②.
以上讲的是五言律诗的和声原则.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七言律诗,不过七言律诗还要讲究每句第六字的和声.相传有两句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这是说:律诗的每句,第一、三、五字,可以不拘平仄,自由运用,但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和声规律用平声或仄声字.这是指七律而言,对于五律,则应当说:“一、三不拘,二、四分明.”一、三、五虽然不拘,但平仄二字,声调毕竟有区别,熟悉律诗声调的人,在这些地方,还应当选用一个声音较美的字.
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
① 这个“辞”字,魏晋以后,省作“词”.但唐宋以后,“词”字又多了些意义,在写作文学论文时,最好保留古写法,以示区别.本书在必要的时候,仍用“辞”字.
② 盛唐以后,出现了拗句,便突破了这个规律,有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这是变格,下文将讲到
回答者:江户川_新一 - 首席运营官 十二级 3-9 19:36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五言律诗是唐诗的主体,其形式与格律在初唐时已经完成.五律的一切规律和创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诗体,为此,这里我们再讲一首五律,顺便补充讲一点关于律诗的基础知识.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里,必须补充一下,在汉代以前,所谓“诗”,就是指能唱的曲词.一部《诗经》,三百零五首诗,都是可以唱的.到了秦汉时期,古诗已失去了曲谱,这个“诗”字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名词.在东汉时期,谱曲歌唱的称为“乐府歌辞”,《诗经》式的四言诗,称为“诗”.当时新流行韵五、七言诗,称为“五言”或“七言”.可以想见,“诗”是四言诗的传统名词,五、七言诗还不算是诗.刚才我说,能唱的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不能唱的称为“诗”,这是魏晋以后的文学概念.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表明这首诗的内容.因为每一个古代乐府曲调,都有一个规定的内容.例如《孤儿行》是描写孤儿生活的,《从军行》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这一种体式的诗,很难分类,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也可以列入“五言律诗”一类.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周武王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杂着鼓声呼啸着.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五、七言八句律诗,一共四个韵脚,在第二、四、六、八句尾.例如《野望》这首诗,“依”,“晖”、“归”、“薇”,是韵.“依”字是第一个韵,称为“起韵”.起韵一定,以后就得跟着用同韵的字.但《杜少府》的第一句“城阙辅三秦”,这个“秦”字已经是韵脚了.这首诗有五个韵:“秦”、“津”、“人”、“邻”、“巾”.现在,《从军行》第一句“京”字也是韵,这首诗也有五个韵.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律诗的两种协韵法.
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这就意味着每首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须是平声字.于是,第一、三、五、七句的末尾相应地必须用仄声字.《野望》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这个“望”字是仄声字,不必协韵,故这首诗的起韵是第二句的“依”字.但律诗第一句末尾也可以用平声字,例如《杜少府》和《从军行》.这第一个平声句尾必须与第二句的起韵协韵.因此,这样的诗,就有了五个韵脚.但律诗的正格是用四个韵.第一句尾的韵称为引韵,不算入正韵.
关于律诗第一句的格律,有两句歌诀:“平起仄收”和“仄起平收”.起是指第一句第二字,收是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诗则指第七字).“东皋薄暮望”,“皋”是平声,“望”是仄声,这是平起仄收.“烽火照西京”,“火”是仄声,“京”是平声,这是仄起平收.这两种句法的声调不一样,影响到以下七句的声调全不一样.平起仄收的律诗声调高亢雄壮,仄起平收的律诗声调较为低沉柔婉.唐人律诗以平起仄收为正格,仄起平收为变格.
学习或欣赏唐诗,要在具有四声平仄的基础知识上注意其对偶,和声和协韵.这是唐诗语言的三种艺术手法.对偶表现诗的文字美,和声、协韵表现诗的音乐美.关于对偶与协韵,我们已经谈到过一些.现在要讲一讲和声,唐人也称为调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上句是和声的定义,下句是协韵的定义.异音相从就是说平仄相从.平声字要和仄声字配搭.无论在一句或一联中,平仄声字必须有适当的配搭.从陈隋到初唐,诗人们已摸索到平仄配搭的规律.现在把《从军行》全诗的平仄标出来,就易于体会平仄声对诗句音调美的关系.
烽火照西京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面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仄仄仄平平
我国汉族人民的语言或文字,通常用两字组成一个语词,成为一个语文音节.在每一句五言诗中,第二字、第四字,最要注意和声结构(七言诗还要注意第六字的和声).这首诗除第七句外,每句的语法结构都是两个语词(名词)加一个动词或副词.例如: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而第七句则是:
宁为——百夫长
但是在吟诵的时候,这三句都会读成: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宁为——百夫——长
这里就可以看到第二字和第四字的重要,语法结构和音节结构出现了矛盾.许多人朗诵古诗,只会按照语法结构读.所以读不出诗的音节美来.看了《从军行》的平仄表,你可以发现,在第一句之中,第二字如果是仄声,第四字一定要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必须用平声.第四字也同样.这就叫“异音相从”.第二联上句,即全诗第二句,应当仍和第一句异音,而与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应当和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第二联上句异音.第四联也是同样,上句和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而和上句异音.异音相从的方法,唐代人称为“粘缀”.该用平声字的地方,你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体用了平声字,这就犯了“失粘”的声病.
如果你有多读五言诗的经验,你会发现五言诗的句法总是二字带三字,即所谓“上二下三”上二字是一个音节,下三字是一个半音节.可以是一二组合,例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组合,例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个三字名词,例如“维摩诘”.这种三字组合的名词绝对不能用在句子前面,造成上三下二的句式,就不可吟诵了②.
以上讲的是五言律诗的和声原则.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七言律诗,不过七言律诗还要讲究每句第六字的和声.相传有两句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这是说:律诗的每句,第一、三、五字,可以不拘平仄,自由运用,但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和声规律用平声或仄声字.这是指七律而言,对于五律,则应当说:“一、三不拘,二、四分明.”一、三、五虽然不拘,但平仄二字,声调毕竟有区别,熟悉律诗声调的人,在这些地方,还应当选用一个声音较美的字.
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
① 这个“辞”字,魏晋以后,省作“词”.但唐宋以后,“词”字又多了些意义,在写作文学论文时,最好保留古写法,以示区别.本书在必要的时候,仍用“辞”字.
② 盛唐以后,出现了拗句,便突破了这个规律,有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这是变格,下文将讲到
回答者: 名字没创意 - 见习主管 五级 2006-5-28 16:09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