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武夷山文化的论文》3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8:12:31
关于 《武夷山文化的论文》3000字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朱熹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士人漫游成风 ,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
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朱熹这样做并不象道士,遁藏山谷,服气如芝.而是为了“以学行其乡,善其徒”,“元晦既有以识之,便咸自得其幔亭之风.”[1]
朱熹“近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1],从观想武夷山水动静中建立起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在《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仁智堂》中写道:“我惭仁智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1]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号仁智堂主的朱熹既仁且智的博大心胸.
三、“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屡游不厌.
朱熹从武夷山五夫里到临安参加省试前,曾作《远游篇》:“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1]他提倡旅游,奉劝世人不要裹足不前,终日独守空堂.诗中抒发自己年轻气盛,想游历四方的抱负和豪兴.朱熹一生游踪遍及中国半壁.
但是后来当他的好友吕祖谦写信邀他游浙江天台山,朱熹倦游此山,说:“书到令人愁,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1]因而朱熹更多的是以武夷山五夫家或以武夷精舍为中心的近游.他对所钟爱的山水不以一次游历为满足.象离五夫家七里远的仙洲山密庵及武夷山景区都是朱熹百游不厌的地方.密庵古木四合,泉石甚胜,绕涧百余步有昼寒亭,附近有瀑布,且住着高僧道谦.朱熹多次登临且还师事道谦学佛理,并常在这里吃斋饭.“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1],说明他常来这里游玩,甚至到了仙梦肯来游的地步.他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文,描绘了仙洲山的险峻、密庵与昼寒亭的静谧及瀑布的奇绝.
朱熹不怕旅途的艰辛,往往旧游或重寻.他曾与学友门人数人早发五夫潭溪,夜登建阳云谷山,冒雨登建阳龙湖山,一日行程百余里.因为泉石的招引,使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他知道无数风光在险峰的道理,因而寄语后来人,勿辞行路难.后来,他干脆在云谷山上筑“晦庵”,流连山间.林泉之胜、思想的自由及归途还可采薇蕨、蔬笋等乐趣,使他苦游不畏.朱熹具备如林语堂所说的胸中一幅别才,眉下一幅别眼,对旅游活动有较高的山水审美水平,故地重游每每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他能够随着一路景物的不同,时序的不同,随处留情随处乐,因而就不怕旅途的辛苦和屡次重游了.
四、“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游辞有艺
朱熹游目聘怀,题诗唱酬.他的武夷旅游诗雅赏风景,格调清新,情景交融,空灵轻逸,形神兼备,词意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他善用比喻来摹写物态特征,使之精当、新颖、富有美感,既有形似之感,更兼传神之妙.例如《天柱峰》中“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把大王峰比作天柱,突出了它的气势.把密庵瀑布比成“白龙飞下郁兰天”,[1]可谓形神俱显,活灵活现,令人心动魄摇,增加了艺术美感与诱人魅力.其次,他善用衬托的手法描绘他物,以对所咏之物起陪衬或烘托作用,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游密庵分韵赋诗得清字》:“误落尘中岁序惊,归来犹幸此身轻.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晚翠乍看浑欲滴,寒流重听不胜清,个中有趣无人会,琴罢尊空月四更.”[1]通过寒流、四更月、辞官归乡、旧友,来衬托出“清”的气氛及无官一身轻而悠游、弹琴、赋诗、饮酒的闲适之情.再者,朱熹还善用拟人的手法来活化毫无生命之物,从而闪耀出不凡的光彩.如《九曲棹歌》描摹武夷山的玉女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1]把一座山峰人格化了,描绘成婷婷玉立插花打扮的少女,突出了玉女峰的神韵.最后,朱熹旅游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如《九曲棹歌》中有:“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1]就用到了“仙人葬”的神话传说.朱熹的旅游诗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悠然与神谋,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五、“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穷游尽理
朱熹旅游振策寻源,往往直到山中无往躅才肯罢休.他在游赏山水中没有忘记探求人生和自然的种种哲理.作为儒、释、道三教同山的武夷山,深山穷谷中有不少道士、释子.一方面,朱熹心存仰慕,“飘飘学仙侣,遗世在云山”;另一方面对他们这种做法又不无表示怀疑,“我欲往从之,脱履谋非难.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他又说:“眷言羽衣子,俛仰曰婆娑.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1]作为入世的理学家,他显然不同意佛、道的出世偷安的做法,但对他们的人格还是持褒意的.他说“是其绝灭伦类,虽不免得罪于先王之教,然其视世之贪利冒色沉溺而不厌者,则既贤矣.”[1]
朱熹寄情于山水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反映.《论语·泰伯》里有孔子一句政治名言,叫“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朱熹浙东辞官归来退居武夷山讲学著述是他历来现实中四处碰壁后的另一种更深远的进取.他的喟叹“吾道不行”恰如孔子周游列国后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的决绝之言.好友陆游的诗“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两忘”吐露了对朱熹从此与世相忘的担心.而朱熹的《感春赋》提到的“悟往哲之明训”[1]回答了他想通过讲经宣道救世的愿望.
朱熹寓学、寓教于游,让学生亲近自然,把旅游当作求知的课堂.在《武夷图序》一文中,记录了他对“悬棺葬”进行的实地考察,“两岸绝壁人迹不到处,往往有枯杈插石罅间,以庋船棺之属”,世传为仙人葬处,披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朱熹则大胆指出:“旧记相传诡妄,不足考信”,[1]而认为它是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对悬棺提出了比较符合科学的独立见解.
朱熹认为世上万物皆有其理,通过旅游可以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在游云谷诗中他呤到:“沉疴何当平,膏肓今自砭.” [1]他平生三伏天不再出游,而是躲进深山避暑,为的是不欲暑行劳人,力争不伤不损.他穷游山中,往往循涧跻危蹬,披云得胜游,在游历观赏山水中领略玄趣,与月为朋与云为友,与环境合为一,从而达到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独游不孤的精神境界,可谓因游及理,因景言理.
六、“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纪游不朽
朱熹观山临水有以诗文纪游的习惯,他在咏仙洲新亭的诗中吟到:“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1]就说明这一点.他孜孜以求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如《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九曲棹歌》、《武夷七咏》、《过武夷作》、《游密庵》、《密庵瀑布》等等,为我们勾勒了宋代武夷山水风景图,其中《九曲棹歌》更是被后世尊为武夷首唱的千古之作.
朱熹也留下了一些题赞.如武夷山吴屯瑞岩寺为唐代高僧扣冰祖庭.扣冰俗姓翁,名藻光,因能在严冬扣冰而浴,故称其抑制情感的“惺惺”之说与朱熹“灭人欲”之说相近,朱熹对其大为赞,并曾策杖寻访遗迹,除了写有《咏瑞岩寺》诗外,也留下了对配祀的唐、葛、周三将军的题赞,这些都表达了朱熹对这些神灵的崇敬之情.
朱熹在武夷山还留下了十几处之多的匾额和刻石.水帘洞为武夷三先生刘子翚、胡宪、刘勉之讲学处,朱熹也曾在此受教,为纪念先贤,朱熹题有“百世如见”匾额挂于祠中.在武夷山一线天附近,有“天心明月”摩崖题刻.明月倍受朱子垂青,这大概是因其品行高洁及受月印万川启发,形成朱子理学“理一分殊”结论的缘故.此外如还有五曲“逝者如斯”石刻,下梅邹氏家祠“爱莲堂”匾等等.这些题刻给武夷山留下了永恒的历史文化魅力.
总之,朱熹对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并形成自己的旅游之道.他赋予旅游更多的主观感受,以前很少涉及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反映;其旅游有审美能力与意境领悟上的精进;他的旅游活动融入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遭际,从而丰富了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内涵.明代周忱在他的《小西天游记》中说:天下山川,好之者未必能至;能至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能至是旅游的第一境界,能至才能享受,才能领悟;能言,即善于向人说出旅游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为旅游第二境界;能文为旅游的最高境界,只有能文才能感受深刻,才能传之久远.朱熹既能至又能言又能文,他的旅游活动已达很高的境界.我们有必要对其旅游活动及其思想进行挖掘,对其遗迹进行整理、保护.
参考文献
[1]朱杰人主编.朱子全书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董天工.武夷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3]建阳蔡氏九儒研究会.考亭紫阳朱氏总谱[M].建阳:第三印刷厂,2000.
[4]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沈祖祥主编.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6]林语堂.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朱熹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士人漫游成风 ,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
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朱熹这样做并不象道士,遁藏山谷,服气如芝.而是为了“以学行其乡,善其徒”,“元晦既有以识之,便咸自得其幔亭之风.”[1]
朱熹“近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1],从观想武夷山水动静中建立起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在《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仁智堂》中写道:“我惭仁智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1]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号仁智堂主的朱熹既仁且智的博大心胸.
三、“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屡游不厌.
朱熹从武夷山五夫里到临安参加省试前,曾作《远游篇》:“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1]他提倡旅游,奉劝世人不要裹足不前,终日独守空堂.诗中抒发自己年轻气盛,想游历四方的抱负和豪兴.朱熹一生游踪遍及中国半壁.
但是后来当他的好友吕祖谦写信邀他游浙江天台山,朱熹倦游此山,说:“书到令人愁,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1]因而朱熹更多的是以武夷山五夫家或以武夷精舍为中心的近游.他对所钟爱的山水不以一次游历为满足.象离五夫家七里远的仙洲山密庵及武夷山景区都是朱熹百游不厌的地方.密庵古木四合,泉石甚胜,绕涧百余步有昼寒亭,附近有瀑布,且住着高僧道谦.朱熹多次登临且还师事道谦学佛理,并常在这里吃斋饭.“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1],说明他常来这里游玩,甚至到了仙梦肯来游的地步.他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文,描绘了仙洲山的险峻、密庵与昼寒亭的静谧及瀑布的奇绝.
朱熹不怕旅途的艰辛,往往旧游或重寻.他曾与学友门人数人早发五夫潭溪,夜登建阳云谷山,冒雨登建阳龙湖山,一日行程百余里.因为泉石的招引,使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他知道无数风光在险峰的道理,因而寄语后来人,勿辞行路难.后来,他干脆在云谷山上筑“晦庵”,流连山间.林泉之胜、思想的自由及归途还可采薇蕨、蔬笋等乐趣,使他苦游不畏.朱熹具备如林语堂所说的胸中一幅别才,眉下一幅别眼,对旅游活动有较高的山水审美水平,故地重游每每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他能够随着一路景物的不同,时序的不同,随处留情随处乐,因而就不怕旅途的辛苦和屡次重游了.
四、“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游辞有艺
朱熹游目聘怀,题诗唱酬.他的武夷旅游诗雅赏风景,格调清新,情景交融,空灵轻逸,形神兼备,词意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他善用比喻来摹写物态特征,使之精当、新颖、富有美感,既有形似之感,更兼传神之妙.例如《天柱峰》中“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把大王峰比作天柱,突出了它的气势.把密庵瀑布比成“白龙飞下郁兰天”,[1]可谓形神俱显,活灵活现,令人心动魄摇,增加了艺术美感与诱人魅力.其次,他善用衬托的手法描绘他物,以对所咏之物起陪衬或烘托作用,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游密庵分韵赋诗得清字》:“误落尘中岁序惊,归来犹幸此身轻.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晚翠乍看浑欲滴,寒流重听不胜清,个中有趣无人会,琴罢尊空月四更.”[1]通过寒流、四更月、辞官归乡、旧友,来衬托出“清”的气氛及无官一身轻而悠游、弹琴、赋诗、饮酒的闲适之情.再者,朱熹还善用拟人的手法来活化毫无生命之物,从而闪耀出不凡的光彩.如《九曲棹歌》描摹武夷山的玉女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1]把一座山峰人格化了,描绘成婷婷玉立插花打扮的少女,突出了玉女峰的神韵.最后,朱熹旅游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如《九曲棹歌》中有:“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1]就用到了“仙人葬”的神话传说.朱熹的旅游诗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悠然与神谋,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五、“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穷游尽理
朱熹旅游振策寻源,往往直到山中无往躅才肯罢休.他在游赏山水中没有忘记探求人生和自然的种种哲理.作为儒、释、道三教同山的武夷山,深山穷谷中有不少道士、释子.一方面,朱熹心存仰慕,“飘飘学仙侣,遗世在云山”;另一方面对他们这种做法又不无表示怀疑,“我欲往从之,脱履谋非难.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他又说:“眷言羽衣子,俛仰曰婆娑.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1]作为入世的理学家,他显然不同意佛、道的出世偷安的做法,但对他们的人格还是持褒意的.他说“是其绝灭伦类,虽不免得罪于先王之教,然其视世之贪利冒色沉溺而不厌者,则既贤矣.”[1]
朱熹寄情于山水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反映.《论语·泰伯》里有孔子一句政治名言,叫“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朱熹浙东辞官归来退居武夷山讲学著述是他历来现实中四处碰壁后的另一种更深远的进取.他的喟叹“吾道不行”恰如孔子周游列国后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的决绝之言.好友陆游的诗“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两忘”吐露了对朱熹从此与世相忘的担心.而朱熹的《感春赋》提到的“悟往哲之明训”[1]回答了他想通过讲经宣道救世的愿望.
朱熹寓学、寓教于游,让学生亲近自然,把旅游当作求知的课堂.在《武夷图序》一文中,记录了他对“悬棺葬”进行的实地考察,“两岸绝壁人迹不到处,往往有枯杈插石罅间,以庋船棺之属”,世传为仙人葬处,披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朱熹则大胆指出:“旧记相传诡妄,不足考信”,[1]而认为它是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对悬棺提出了比较符合科学的独立见解.
朱熹认为世上万物皆有其理,通过旅游可以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在游云谷诗中他呤到:“沉疴何当平,膏肓今自砭.” [1]他平生三伏天不再出游,而是躲进深山避暑,为的是不欲暑行劳人,力争不伤不损.他穷游山中,往往循涧跻危蹬,披云得胜游,在游历观赏山水中领略玄趣,与月为朋与云为友,与环境合为一,从而达到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独游不孤的精神境界,可谓因游及理,因景言理.
六、“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纪游不朽
朱熹观山临水有以诗文纪游的习惯,他在咏仙洲新亭的诗中吟到:“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1]就说明这一点.他孜孜以求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如《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九曲棹歌》、《武夷七咏》、《过武夷作》、《游密庵》、《密庵瀑布》等等,为我们勾勒了宋代武夷山水风景图,其中《九曲棹歌》更是被后世尊为武夷首唱的千古之作.
朱熹也留下了一些题赞.如武夷山吴屯瑞岩寺为唐代高僧扣冰祖庭.扣冰俗姓翁,名藻光,因能在严冬扣冰而浴,故称其抑制情感的“惺惺”之说与朱熹“灭人欲”之说相近,朱熹对其大为赞,并曾策杖寻访遗迹,除了写有《咏瑞岩寺》诗外,也留下了对配祀的唐、葛、周三将军的题赞,这些都表达了朱熹对这些神灵的崇敬之情.
朱熹在武夷山还留下了十几处之多的匾额和刻石.水帘洞为武夷三先生刘子翚、胡宪、刘勉之讲学处,朱熹也曾在此受教,为纪念先贤,朱熹题有“百世如见”匾额挂于祠中.在武夷山一线天附近,有“天心明月”摩崖题刻.明月倍受朱子垂青,这大概是因其品行高洁及受月印万川启发,形成朱子理学“理一分殊”结论的缘故.此外如还有五曲“逝者如斯”石刻,下梅邹氏家祠“爱莲堂”匾等等.这些题刻给武夷山留下了永恒的历史文化魅力.
总之,朱熹对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并形成自己的旅游之道.他赋予旅游更多的主观感受,以前很少涉及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反映;其旅游有审美能力与意境领悟上的精进;他的旅游活动融入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遭际,从而丰富了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内涵.明代周忱在他的《小西天游记》中说:天下山川,好之者未必能至;能至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能至是旅游的第一境界,能至才能享受,才能领悟;能言,即善于向人说出旅游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为旅游第二境界;能文为旅游的最高境界,只有能文才能感受深刻,才能传之久远.朱熹既能至又能言又能文,他的旅游活动已达很高的境界.我们有必要对其旅游活动及其思想进行挖掘,对其遗迹进行整理、保护.
参考文献
[1]朱杰人主编.朱子全书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董天工.武夷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3]建阳蔡氏九儒研究会.考亭紫阳朱氏总谱[M].建阳:第三印刷厂,2000.
[4]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沈祖祥主编.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6]林语堂.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