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亚洲地区气候费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区及成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05:20
亚洲地区气候费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区及成因.
亚洲地区气候费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区及成因.
亚洲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和气候类型复杂等突出特征.
大陆性气候强烈 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有2/3地区在0℃以下,大陆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依米亚康为北半球的寒极,1月均温在-45~-50℃,绝对最低气温-71℃.夏季7月均温多在20℃以上,西南亚干荒漠区均温在35℃以上,绝对最高气温达55℃.年较差很大,寒极地区达60℃以上,绝对年较差高达101℃.此外,广大地域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也是大陆性强烈的反映.
季风气候典型 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的范围,北起俄罗斯远东南部,经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地区,直至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每一类型又可分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季风气候.在亚洲季风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的变化,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超过120°,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我国高校和中学地理教科书中,仅在亚洲列出了季风气候这一类型.
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 亚洲大陆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
形成因素 亚洲主要气候特征的形成,是由其地理位置、面积轮廓、大气环流、洋流及地形结构诸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位置、面积和大陆形状 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庞大地域是亚洲气候特征形成的前提条件.地域所跨经、纬度之广,不仅是气候带全、气候类型复杂的基本条件,而且也导致了气候强烈的大陆性特点和季风气候的形成.巨大面积、完整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内陆,使大陆性、干燥气候范围扩大,加剧了大陆性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陆面与广阔洋面的巨大热力差异,进而导致季风气候的形成.亚洲中纬地区西接欧洲,远离大西洋,因此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气环流 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大气本身的状况,因为其他因子的影响都是通过大气环流活动而起作用的.亚洲的大气环流位置处在从极地到赤道的所有气压带和相应的大气活动中心及完整的北半球行星风系中.对亚洲气候起主要作用的有4个大气活动中心:即冬季大陆上的西伯利亚高压;夏季大陆上的印度低压;全年存在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和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都非常发育,西伯利亚高压几乎控制了全部亚洲大陆,成为大陆反气旋的中心和秉性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其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风势力强盛,由陆地吹向海洋,加之冰洋气团南侵,致使寒潮频繁南下,多寒冷干燥晴朗天气.阿留申低压则成为西来气流的总汇,因其与西伯利亚高压间巨大的气压梯度,使东亚的冬季风势力特别强盛.夏季,大陆高压崩溃,印度低压形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团由海洋吹向大陆,热带辐合带和极锋给陆地带来丰沛雨水,天气暖热湿润,多阴雨天气.冬、夏秉性迥异气团的不同影响,导致气温巨大的年较差和季风气候的形成.使亚洲大陆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