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报国路几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1:05:29
书生报国路几条
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事实上达者未必兼顾到天下,穷者想独善其身亦难.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亦有才华,只是在社会上走一遭后,往往撞得头破血流,跌跌撞撞地走下去,离最初的理想只会越来越远.许文强报国之梦的开端,是搞学生运动.事实上,学生运动是种无谓的牺牲,鲜血流过,街道依旧太平.这条路上,曾有过许文强、鲁秋白、欧阳汉等人的背影.他们走上街头,挥臂高呼,喋血明志,何其壮哉.只是这条路极短,很快便不通了.他们流入社会,才发现路有千条.许文强醒得最早,他在狱中便想清楚了.女友蔡小冬的惨死令他悲伤欲绝.往事不堪回首,他再也想重提过去.他对方艳芸说,人是会变的.他不再是热血青年,而是在上海滩追求物质的冷面郎君.这样,才有了无尽的厮杀,恩怨的纠缠,亡命天涯,卷土重来,最后是喋血街头.在亡命香港之时,许文强曾说过一段平静而苍凉的话.对前来找他的陈翰林说:第一次为了国家民族,结果我做了三年牢;第二次为了国家民族,我失去了一个手指.这些痛苦一辈子经历两次还不够吗?我追求理想,结果是一无所有,反而现在才得到安宁.这句话曾被一些正统的人士批判,说许文强是个社会的败类.事实上,是这个社会先负了他,他最终又何曾负这个社会?恰是这句话,表明了许文强的真性情.他不是一个满口国家民族的伪君子,却在关键的时候能保住气节.这是他与冯敬尧及聂仁王的最大不同.许文强最后死于街头,也许这时候的许文强离国家民族确是很远了,但这个结果,是他从报国之路开始的.他想与这个社会同归于尽,爱国之梦总是让他在午夜醒来,无法真正的沉沦下去.他痛恨这个社会,却无力挽回.陈翰林的身上,倒是体现了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入世的标本,他身上有许文强初涉人生的影子.也许是因为这样,许文强对陈翰林是有好感的,对陈翰林的成长予以了帮助.而陈翰林也成为许文强人生转折的关键人物,说起来,真是命中注定一般.他们两人,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表现出了一个书生复杂的人生.失恋之后的陈翰林,以满腔热情想投入救国运动,于是他从军未成,入了警局当了警官,结果他发现警察比流氓还要滥.他们向江湖上的人收黑钱,草菅人命,无恶不作.这时候的陈翰林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与他们格格不入,在执勤之时,被同事狠狠的算计了一把.在许文强与丁力的赌场里,陈翰林遭到暗算与痛击,幸亏许文强出手相救.丁力教训他说:傻瓜,像你这样被人干掉都不知道.许文强说:在上海这个地方,你越卑鄙就越有前途.你要想立足,必须同流合污.他们滥,你要比他们还要滥.陈翰林此时才有所醒悟.事实上,走入社会之后,何处不是这样呢?当年在大学课堂里接受的爱国主义与正义,在现实社会中,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的.在那个时代,恰是乱世,单纯的书生意气注定是一事无成,甚至是死于非命.陈翰林对这一点,一直缺少真正的认识,得到教训之后,亦未能真正成熟起来.也正是这样,陈翰林在上海滩中表现出了另类的气息,有点可笑,却也值得同情与尊敬.陈翰林的不成熟,最终导致了许文强的人生道路的逆转.当许文强告诉他山口香子欲对精武门动手时,曾叮嘱,想让自己置身事外.但陈翰林出于公心与正义,处理的时候没有周全,致使许文强只得杀掉山口,亡命香港.更可笑的是,陈翰林对聂仁王的面目认识不清,竟以为跟着聂大头便是爱国.冯敬尧差人破坏了国货周活动,他只身前去抓冯敬尧,真是白吃了几年饭.于是他被革职,赌气前往香港找许文强,最终也导致了许文强的家破人亡,重返上海.也许,陈翰林便是许文强的心理的另一面,他是许文强内心柔弱的影子,是书生梦不曾醒来的标记.陈翰林最后在乱枪中死去,他的戏是嘎然而止的,如同他从来没有登台过.现在看来,《上海滩》还是展示了一批民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如果从这方面说,这不仅是部黑帮片,还是一部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但这部历史充满了血腥气,充满了悲凉感.他们的结局太凄惨.这里面还有鲁秋白,正气凛然,死于非命,欧阳汉,文艺救国,痴人说梦.书生报国,路有几条呢?他们都是书生,即便在社会中挣扎,还是有点落落的书生气.于是许文强才会在内心矛盾斗争,陈翰林、鲁秋白才会愚顽不化,欧阳汉才会在狱中绝食,拒不投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说到底,还是骨子里的清高,使他们面对这个社会无能为力.他们不能与这个社会同流合污,更无法与之同归于尽.于是,书生的报国之路,没一条是活路.与许文强、陈翰林、鲁秋白最终的横死不同,欧阳汉最后离开了上海.他在狱中坚持了斗争,也曾只求一死,但他还是被说服了.他出狱后神情黯然,许文强与冯程程送他上火车时,彼此之间没有了激情,只是死生相隔般的冷静.欧阳汉的离去,也许是个伏笔,是个暗示.“将以有为也”,一死何难,实现理想又谈何容易.在欧阳汉离去的背景下,面对上海滩的荣辱沉浮,书生们的爱国之梦,或许因此而没有陷入最深层的绝望.书生报国,最终是殊途同归,但这个世界上,到最后,谁不是殊途同归呢.这也许是读书人看《上海滩》最后一丝苦涩的安慰,摇摇头,无奈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