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是怎么一回事,它的由来和作用是什么呀?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5 20:19:21
异体字是怎么一回事,它的由来和作用是什么呀?
今天偶翻字典,附录中看到繁体字、异体字和简体字对比,突然就产生了这个疑问.异体字的由来、作用等等知识.还有想知道,为什么古文中会有那么多通假字?为什么古人喜欢用通假字?是避讳?
今天偶翻字典,附录中看到繁体字、异体字和简体字对比,突然就产生了这个疑问.异体字的由来、作用等等知识.还有想知道,为什么古文中会有那么多通假字?为什么古人喜欢用通假字?是避讳?
异体字就是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写法不同而能够被正体字所取代的字,异体字的存在是汉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由来:由于汉字特有的造字原则和结构体制,创造它和使用它的人口众多并且分布的地面十分广阔,加之汉字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因此,它所产生的异体字类型多、数量大,是理所当然的.
影响:异体字的使用、流行,给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整理异体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为什么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笔者曾利用电脑统计,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韩非子》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4次;《论衡》中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总的说来,时代越后,通假字越少,时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其次,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清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效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但所得甚少.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程度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
第四,其实,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者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读者读出此音,闻者听音则知义.因此,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因而古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当时也没有政府出面来规范语言文字,甚至连一部字典都还没有.所以只好让人随意按照声音来记录).文盲不识字,请人代读家信,听音即知义.道理就在这里.这种认识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说到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因而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能记录下这个字音,就算是完成记录者的任务了.
资料来源:http://www.blog.edu.cn/user2/43411/archives/2006/1080900.shtml
由来:由于汉字特有的造字原则和结构体制,创造它和使用它的人口众多并且分布的地面十分广阔,加之汉字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因此,它所产生的异体字类型多、数量大,是理所当然的.
影响:异体字的使用、流行,给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整理异体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为什么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笔者曾利用电脑统计,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韩非子》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4次;《论衡》中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总的说来,时代越后,通假字越少,时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其次,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清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效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但所得甚少.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程度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
第四,其实,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者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读者读出此音,闻者听音则知义.因此,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因而古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当时也没有政府出面来规范语言文字,甚至连一部字典都还没有.所以只好让人随意按照声音来记录).文盲不识字,请人代读家信,听音即知义.道理就在这里.这种认识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说到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因而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能记录下这个字音,就算是完成记录者的任务了.
资料来源:http://www.blog.edu.cn/user2/43411/archives/2006/10809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