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族大融合?为什么北魏时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3:58:04
什么是民族大融合?为什么北魏时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
征服者总是为被征服者的较高文明和文化所征服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青、齐、洛、豫、冀、秦、雍、徐、兖等州相继发生起义,北方边镇一带反抗逃亡频繁.北魏统治集团与汉族地方豪强的矛盾、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封建中央集权与旧部落显贵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地深入地改革.孝文帝就承担并且实施了这样的改革.
迁都洛阳
洛阳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重镇.洛阳在东汉时已经成为首都及中原最大的商业中心.东汉末年,洛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从河北等地迁居民数万以充实洛阳,并在汉宫的基础上重新建筑洛阳宫城和外城.随着北方地区的逐步统一,洛阳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洛阳城中的丝织业、制盐业、冶铁业比较发达,商业已逐渐兴盛.全城有三个主要市场:金市、马市和羊市.西晋统一后,以洛阳为国都,人口有了显着增加,并成为全国贸易中心,全国各地的珍贵商品在洛阳市场上都有出售,从绢布、粮食、药材、器皿到生产工具,应有尽有.西晋八王之乱,使洛阳腹地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公元310年,匈奴刘曜攻破洛阳,纵兵劫掠,洛阳再次毁于战火.永嘉之乱后,十六国一百余年间,几成废墟.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幺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幺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幺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幺.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幺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幺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即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甲子,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二·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三·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四·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北方最高门第崔、卢、郑、王四姓.其它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此外,孝文帝还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联姻,由是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和.
改易风俗与民族融合
班俸制代替断禄制.北魏官吏原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隶户.地方官吏只要上缴额定的租调,就可以任意搜括、贪污,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石.有的州县只产麻布,因此,又令每户出帛一匹二丈,存放州库,作为官府委托商人调换布帛之用.有的商人籍此渔利.公元484年魏孝文帝下诏:“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蕳民事,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中规定:“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使开国以来形成的贪污之风有所收敛.
以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西晋末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基层行政机构瓦解,出现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的坞堡.坞堡主管辖着前来依附的中小地主,众多的农民,部曲佃客.北魏初实行坞堡主任宗主督护制,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公元486年开始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督察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令,从而健全了县以下基层行政机构.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实行均田制.北魏时由于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很多农民又得不到土地,农民或转入私门,成为豪强地主的隐户,或亡聚山泽起义反抗.隐户增多,使国家税、赋减少.农民的反抗,动摇着国家的统治,为了缓和这一社会矛盾,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均田令是北魏初期在旧都平城实行的计口授田、畿内课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均田令并没有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在保障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束缚农民于土地,强迫他们垦种土地,以增加封建国家的租调收入和徭役来源.均田令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自耕农民对所耕土地的占有,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也多少得到了一些荒田.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北魏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还颁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女1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其租调与一夫一妇数量相同.由于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主的营私舞弊,一般农户的负担略有减轻.流散的农民被强制定居,许多荫户户口脱离了宗主豪强.国家纳税户口及租调收入增加了.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鲜卑祖作为一个民族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已经和汉族融为一体,只不过改变了一个名称而已.
从长远历史观点看来:这段史迹只是北魏拓跋民族在中国活动的尾声,公元220年秦汉之“第一帝国”崩溃而隋唐宋之“第二帝国”尚未兴起时,这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再度统一做了一段基本的工作.而且在微妙的阶段内,又由一位有神秘性的女人作主.可见得历史的演进,有时令人莫测高深.只是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也不是当时人所能亲身预测.还待千百年后,由我们把一些表面看来不相关的事迹前后联贯,才得剀切.
汉亡之后369年,中国无法统一.当日人口总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移动,汉人的多数民族,不能与这自然所主持的力量抗衡.北方的少数民族虽擅长骑兵战术,却无法越渡淮水及汉水等处的水泽地区.并且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不能作为统一中国的表率.秦汉型的大帝国以官僚机构统治大量小自耕农,但分裂期间汉人的巨家大室和夷狄的酋领都自起炉灶,妨碍政府向全民征兵抽税的职权.加上各民族语言之不同,更造成了统一的障碍.
拓跋氏打破了这种僵局.他们之所以能如此,不是文化程度高,而是由于人文条件简单,可以从最基本的事业着手,并能以原始作风来解决问题,所以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征服者总是为被征服者的较高文明和文化所征服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尖锐,北魏统治集团与各族人民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青、齐、洛、豫、冀、秦、雍、徐、兖等州相继发生起义,北方边镇一带反抗逃亡频繁.北魏统治集团与汉族地方豪强的矛盾、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封建中央集权与旧部落显贵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地深入地改革.孝文帝就承担并且实施了这样的改革.
迁都洛阳
洛阳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重镇.洛阳在东汉时已经成为首都及中原最大的商业中心.东汉末年,洛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从河北等地迁居民数万以充实洛阳,并在汉宫的基础上重新建筑洛阳宫城和外城.随着北方地区的逐步统一,洛阳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洛阳城中的丝织业、制盐业、冶铁业比较发达,商业已逐渐兴盛.全城有三个主要市场:金市、马市和羊市.西晋统一后,以洛阳为国都,人口有了显着增加,并成为全国贸易中心,全国各地的珍贵商品在洛阳市场上都有出售,从绢布、粮食、药材、器皿到生产工具,应有尽有.西晋八王之乱,使洛阳腹地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公元310年,匈奴刘曜攻破洛阳,纵兵劫掠,洛阳再次毁于战火.永嘉之乱后,十六国一百余年间,几成废墟.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幺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幺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幺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幺.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幺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幺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即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甲子,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二·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三·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四·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北方最高门第崔、卢、郑、王四姓.其它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此外,孝文帝还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联姻,由是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和.
改易风俗与民族融合
班俸制代替断禄制.北魏官吏原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隶户.地方官吏只要上缴额定的租调,就可以任意搜括、贪污,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石.有的州县只产麻布,因此,又令每户出帛一匹二丈,存放州库,作为官府委托商人调换布帛之用.有的商人籍此渔利.公元484年魏孝文帝下诏:“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蕳民事,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中规定:“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使开国以来形成的贪污之风有所收敛.
以三长制代替宗主督护制.西晋末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基层行政机构瓦解,出现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的坞堡.坞堡主管辖着前来依附的中小地主,众多的农民,部曲佃客.北魏初实行坞堡主任宗主督护制,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公元486年开始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督察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令,从而健全了县以下基层行政机构.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实行均田制.北魏时由于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很多农民又得不到土地,农民或转入私门,成为豪强地主的隐户,或亡聚山泽起义反抗.隐户增多,使国家税、赋减少.农民的反抗,动摇着国家的统治,为了缓和这一社会矛盾,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均田令是北魏初期在旧都平城实行的计口授田、畿内课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均田令并没有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在保障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束缚农民于土地,强迫他们垦种土地,以增加封建国家的租调收入和徭役来源.均田令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自耕农民对所耕土地的占有,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也多少得到了一些荒田.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北魏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还颁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女1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其租调与一夫一妇数量相同.由于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主的营私舞弊,一般农户的负担略有减轻.流散的农民被强制定居,许多荫户户口脱离了宗主豪强.国家纳税户口及租调收入增加了.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鲜卑祖作为一个民族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已经和汉族融为一体,只不过改变了一个名称而已.
从长远历史观点看来:这段史迹只是北魏拓跋民族在中国活动的尾声,公元220年秦汉之“第一帝国”崩溃而隋唐宋之“第二帝国”尚未兴起时,这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再度统一做了一段基本的工作.而且在微妙的阶段内,又由一位有神秘性的女人作主.可见得历史的演进,有时令人莫测高深.只是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也不是当时人所能亲身预测.还待千百年后,由我们把一些表面看来不相关的事迹前后联贯,才得剀切.
汉亡之后369年,中国无法统一.当日人口总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移动,汉人的多数民族,不能与这自然所主持的力量抗衡.北方的少数民族虽擅长骑兵战术,却无法越渡淮水及汉水等处的水泽地区.并且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不能作为统一中国的表率.秦汉型的大帝国以官僚机构统治大量小自耕农,但分裂期间汉人的巨家大室和夷狄的酋领都自起炉灶,妨碍政府向全民征兵抽税的职权.加上各民族语言之不同,更造成了统一的障碍.
拓跋氏打破了这种僵局.他们之所以能如此,不是文化程度高,而是由于人文条件简单,可以从最基本的事业着手,并能以原始作风来解决问题,所以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