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7 18:07:48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背景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背景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本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生于巴黎一个公证人家庭.在耶稣会学校受中学教育.毕业后与贵族子弟交游.由于写诗讽刺权贵,曾两次入狱.1726至1729年避居英国,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1734),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书简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爱特莱夫人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15年.这期间他一度被宫廷任命为史官,1746年并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伏尔泰抱着对开明君主的幻想,应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邀请,于1750年来到柏林.他本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弗里德里希二世却把他当文学侍从看待.这一时期他接近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为《百科全书》撰稿,文稿后来收入他的《哲学词典》(1764)一书.1753年离开柏林,寄居瑞士,1760年起定居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与欧洲各国人士保持频繁的通信联系,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撰写大量小册子,揭露宗教迫害和专制政体下司法部门的黑暗.1778年为出席他的悲剧《伊雷娜》的首次公演返回到巴黎,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他在哲学上信奉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经验论.伏尔泰是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查理十二史》(1731)、《路易十四时代》(1751)和《风俗论》(1756).他的历史观点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把历史发展看做理性对谬误、特别是对宗教狂热的斗争,并且过分夸大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于1717年和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并从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在英国,伏尔泰努力学习英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为I.牛顿和J.洛克的信徒.他热情支持百科全书派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1728)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写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做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