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问语文课文《藤野先生》的相关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10:26:40
问语文课文《藤野先生》的相关问题
1 举出藤野先生和作者交往的4个典型事例 分别表现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 中国是弱国 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这句怎么理解
3 文中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 给俄国人做侦探 被日本军捕获 要枪毙了 中的偏又什么表达作用
问语文课文《藤野先生》的相关问题
1、(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2、藤野先生对鲁迅很关心,他在藤野先生的鼓励之下学完了先生所授的全部课程, 并且顺利通过了考试.虽然每科都只考了60 多分, 但学生会干事(一些日本青年) 却给鲁迅寄来了一封匿名信, 含沙射影地诬蔑鲁迅得到了藤野先生泄露的试.对此, 鲁迅极为愤慨, 于是写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 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乍一看,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似乎没有什么特别, 可仔细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这个复句的表因部分是“中国是弱国”, 表果的部分是“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 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内容本身并不构成困果关系, 作者却偏要让它们组合在一起, 从句子内容上看也构成了矛盾语言.作者正是特意用了这个本来不构成因果关系的句子来表达了自己民族自尊心受到损害之后极大的愤慨和对这些别有用心的日本青年的强烈谴责, 极好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也为下文写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作了有力的铺垫, 使上下文有很自然的过渡.
3、“偏有”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促成了作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决心弃医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