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书评800字,5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1:30:02
《三国演义》书评800字,5篇.
评人物,评这本书,评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都行.
开头记得注明你写的是谁!记住800字左右哦,不要有废话.
评人物,评这本书,评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都行.
开头记得注明你写的是谁!记住800字左右哦,不要有废话.
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