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丰子恺解读丰子恺的《竹影》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1:02:58
竹影 丰子恺
解读丰子恺的《竹影》
解读丰子恺的《竹影》
解读丰子恺《竹影》
文章的题目为《竹影》,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题目.它会让我们联想到月光、庭院、夏夜习习的风,以及在竹影中度过的美好的时光.那么,这篇文章是否是写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呢? 粗读课文我们知道又是又不完全是.说是,因为文章中的确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美好的影子;说不是,准确地说应该不全是,因为作者把笔墨重点集中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的精心教育引导的.作者如何在他的散文中渗透这一想法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设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太阳虽已下山,虽已吃过晚饭,虽然屋子的窗子全都打开了,但闷热得屋子里依然呆不住人.可想文中的作者该是怎样烦躁不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童年的作者依旧能在窗际寻找到了一种美.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作者从窗口弥漫幽暗的光中获得一丝清凉的慰藉的希望——天逐渐的黑了,凉爽应该离作者越来越近了吧.于是,童年的作者和弟弟赶忙一起搬着竹椅,到屋后的院子里乘凉.
院中的作者依然没有放弃寻找美的机会.他把眼睛盯在西天的天际间,守候着夜幕的降临.此时的作者,以一个儿童特有的细腻眼光认真的观察这一变化过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作者巧妙的将夜幕的降临和油灯燃尽的过程结合起来,让人仿佛看到那天色一点点地变黑,光线一点点变弱,那光一跳一跳的做着最后的挣扎,但无可挽回的被黑暗吞噬的过程.这些都让作者看得入迷.正当作者为西天感到惋惜的时候,另一种美,却悄然的遛进作者的眼中.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一种美的结束,便是另一种美的开始,在儿童的眼中美是永远不会缺少的.那在作者眼中,月色下的庭院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作者注意到此时的院落和刚才的区别,光景由暖色变成寒色,竹影也逐渐的随着月光的明亮,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正当作者比较着两种不同的美带来的感受的时候,一个黑影闯入了作者的视线,作者将这个黑影比作立起来的青蛙,而且是跳将过来,我们可以推断来人也看到自己的影子像只青蛙,于是便学着青蛙的样子一蹦一蹦的,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应该是一个顽皮活泼的少年所为,事实的确是这样,来人是作者弟弟的同学华明.不是说因为作者有天赋,他的眼能处处发现美,欣赏美.只要是孩子,他的眼随时都在寻找美的事物,表达愉悦的心情.华明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华明进来的头一句话“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惬意是满意;称心舒服的意思.说明了在华明的眼中,作者和弟弟对月色的欣赏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为何不坐在椅子上欣赏,更加舒服呢?不待作者和弟弟回答,华明早已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着他的两脚.引起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发出萧萧的声音来.这是很普通的一种现象,但却吸引三个人的注意,大家注意到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竹叶将月亮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这种现象如果被诗人发现,不知会诞生多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种现象如果被画家发现不知会勾画出一幅怎样艺术佳品.这种现象如果被音乐家发现,不知会从指间流动出多少优美的旋律.实在可惜的是,上帝将这种恩赐赏给了三个孩子,虽然他们此时不能用诗句赞颂这一意境.不会用画笔画出这一美景,不能用乐器奏演出这一佳境来.但不能说他们以后没有写出、画出、演凑出的能力.今天对于美、对于艺术的积累,为以后的儿童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个小伙伴在一起做什么呢?作者的弟弟向大家谈到在月亮光底下的奇怪的现象,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会冒出烟气.这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兴趣,是不是这样子的呢?于是大家来到水门汀蹲下来仔细观察,果然看到这一现象.大家对这一现象原因做了许多推测,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虽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他们却能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奇怪的现象,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变的,这是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华明放弃了研究月下人的影子冒烟,却发现自己的影子很好玩,于是摸出一只半寸长的铅笔在水门汀描起自己的影子来,画好后,站起来一看,果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也被逗乐了.寻找快乐,寻找美,是孩子的天性.正当大家感到乏味,不知道接下来该玩什么的时候,他们却同时发现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且同时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一个“同时”表现出在作者他们三个人的内心世界中,无时无刻都在寻找美的感受.华明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玩的机会,于是拿起笔来去描.作者和他的弟弟也手里痒痒的,不久大家都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不但描,还加以评论:“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看样子,在他们的心中积攒了这么多墨竹美的典范,今天一下子将他们的积累都抖了出来.这仍然说明,孩子不缺乏美,孩子随时都在积攒美的艺术,而这些艺术美是通过孩子的活动积累和展示出来的.面对孩子的与生俱来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呢,使他们的这种天赋不至于泯灭.作者父亲的行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正当大家玩得起劲,谈得痛快的时候,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作者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 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作者的父亲显然对大家把水门汀弄脏,没有生气,而是慢慢地说,如果生气的话,应该是厉声质问,明明可以很早的制止,但作者的父亲反背着手用艺术欣赏的眼光看待作者们描竹,不但欣赏,还对提出这个方法的人进行赞扬,且自己也参加到描竹叶当中来.不但描绘竹叶,还给大家讲有关墨竹的知识.
父亲说:“这是管夫人的.”是承接前面作者们议论所看到的竹影和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画中的竹子外形相似的对话.当大家打消了父亲会责怪大家把水门汀弄脏的顾虑的时候,对作者父亲态度是感激的,是敬重的,父亲所提出的管夫人,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作者的父亲讲到管夫人是画竹的高手,讲到管夫人的丈夫赵子昂是画马的高手,于是便提出了一个问题?画竹是不是比画马容易呢?在作者们看来应该是这样的,接下来作者的父亲对画竹和画马做了一个分析,作者的父亲指出大家‘依样画葫芦’的方法画竹子,只是好玩,只是追求形似,终究缺少画意,这里的画意应是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应是后文提到竹要画出一种美,竹要画出一种神.为了突出这一标准,看似绘画简单的竹叶,也是有讲究的,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是要斟酌再三的.虽是画竹也不是照直竹一样画,它要经过选择和布局,在纸上布局的巧妙,就是佳品.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作者的父亲怕大家不理解,又提出了一个当时日常生活中画竹的一个现象,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竹而用墨来画竹呢?可以推想,这个问题一定会引起作者们的兴趣,是呀,墨竹司空见惯,可用绿颜色画竹子相当少见.父亲用西洋画和中国画作比较,强调中国画不像西洋画那样强调像还是不像,而是强调凡画一物闭上眼回想起来得有一种神气,这种神气也就是今天我们理解振奋的精神吧.父亲接着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因为追求一种精神,更像一种符号,既然是符号,用墨就够了.而中国人选择用墨来画,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墨也是一种很好的颜料,它是红色、黄色、蓝色等量的时候才构成了墨色,也就是说,墨色不是单一色,而是红黄蓝三色的统一,而红、黄、蓝三种颜色构成了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原色.可见墨色在古人的眼里是何等的高贵之色,所以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父亲继续说,为了突出中国画的这种贵在于神气的审美标准,中国人往往打破常规,作者的父亲举了“朱竹”的例子,朱竹是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即美和精神的高度统一.
父亲由管夫人、赵子昂,说到画竹与画马,由画马和画竹做比较,认为画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中国画和西洋画作比较,再到“朱竹”父亲都在说一个问题,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不是形似,而是贵在画出一种美,贵在画出一种精神.看似唠唠叨叨,却在完成一个目的,那就是引导孩子们如何欣赏艺术、欣赏美.可见,作者的父亲一方面对绘画颇有研究,另一方面,还对教育孩子,保护和引导孩子的对美的欣赏也很有研究.试想,如果正儿八经的把以上的知识当作一堂课来上的话,又会有多少人喜欢听,记得住呢.作者的父亲高明就高明在此,知道孩子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以什么方式给孩子们讲,这既引导保护了孩子的天性,又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两全其美.
父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月亮渐渐升高,地上的竹影与瞄着的木炭线开始分离,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比作脱了版的印刷.看样子已经是很晚了.华明这才起身告辞.临走还依依不舍的说“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他说着就出去了.从华明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华明以对今晚的墨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和作者父亲的巧妙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这种兴趣得到持久保持和发展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会多一个画家或美学家.不仅华明有此感受,作者也有同感.当作者送完华明回来,看到中堂挂着的吴昌硕的墨竹,便仔细欣赏了起来.用作者的话说,似乎更有意味,这意味是什么呢?作者接着写到,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父亲引导教育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后来作者长大后成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和父亲的教育引导不无关系.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竹影》这篇文章,文章一开始零零碎碎地叙述,看似杂乱无章,如文章开始写到即便天气闷热到那种程度,作者也能给从窗际间寻找到一种美,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这给作者带来慰藉;在院子乘凉的时候,作者欣赏西天夜幕降临时的美景,欣赏月光下的庭院的景色,华明顽皮的出现,三人欣赏竹叶分割月亮的美,他们在一起研究月夜底下头上冒烟,画竹影等等,其实都在重复这一句同样的话,孩子的眼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现美,欣赏美,积攒着美.这些都反映出孩子有一双发现快乐、发现美的眼睛.但文章没有到此戛然而止,因为作者知道,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引导的.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引导,就会成为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所以,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把父亲引导作者们如何欣赏墨竹写得绘声绘色,且环环相扣.首先,作者的父亲并没有孩子们弄脏水门汀而去斥责他们,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的,并且能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同画墨竹,拉近了孩子们和父亲的距离,这样,孩子们对父亲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中国有句教育格言,“亲其师信其道”,所以父亲的话就易于孩子们接受.于是父亲便从管夫人、赵子昂谈起, 谈到画竹并不比画马容易,谈到了中西方绘画在什么上的差异,强调中国画贵在美和神气(振奋的精神),为了突出这种审美标准,在画法上,在布局上是很讲究的,为了突出这一审美标准,画竹往往不用绿颜料,而是用墨来画,为了突出这一审美标准,画家往往会打破常规,朱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的父亲传神的讲解,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文章结尾,孩子们的意犹未尽,华明的依依不舍,和作者送完华明回来后再欣赏挂在中堂吴昌硕的墨竹的感受,都说明了作者的父亲引导教育的成功.
这篇文章作者借在月下看竹影、绘竹影、谈竹影 ,在告诉人们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精心的教育引导的.文章对今天的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也不无裨益,他提出对孩子的教育要因势利导,不能粗暴的干预,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居高临下,要以平等精神面对,要认真的观察、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您的教育才会被孩子认可,你的教育才会有作用.
文章的题目为《竹影》,这是一个很有诗意的题目.它会让我们联想到月光、庭院、夏夜习习的风,以及在竹影中度过的美好的时光.那么,这篇文章是否是写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呢? 粗读课文我们知道又是又不完全是.说是,因为文章中的确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美好的影子;说不是,准确地说应该不全是,因为作者把笔墨重点集中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的精心教育引导的.作者如何在他的散文中渗透这一想法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设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太阳虽已下山,虽已吃过晚饭,虽然屋子的窗子全都打开了,但闷热得屋子里依然呆不住人.可想文中的作者该是怎样烦躁不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童年的作者依旧能在窗际寻找到了一种美.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作者从窗口弥漫幽暗的光中获得一丝清凉的慰藉的希望——天逐渐的黑了,凉爽应该离作者越来越近了吧.于是,童年的作者和弟弟赶忙一起搬着竹椅,到屋后的院子里乘凉.
院中的作者依然没有放弃寻找美的机会.他把眼睛盯在西天的天际间,守候着夜幕的降临.此时的作者,以一个儿童特有的细腻眼光认真的观察这一变化过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作者巧妙的将夜幕的降临和油灯燃尽的过程结合起来,让人仿佛看到那天色一点点地变黑,光线一点点变弱,那光一跳一跳的做着最后的挣扎,但无可挽回的被黑暗吞噬的过程.这些都让作者看得入迷.正当作者为西天感到惋惜的时候,另一种美,却悄然的遛进作者的眼中.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一种美的结束,便是另一种美的开始,在儿童的眼中美是永远不会缺少的.那在作者眼中,月色下的庭院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作者注意到此时的院落和刚才的区别,光景由暖色变成寒色,竹影也逐渐的随着月光的明亮,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正当作者比较着两种不同的美带来的感受的时候,一个黑影闯入了作者的视线,作者将这个黑影比作立起来的青蛙,而且是跳将过来,我们可以推断来人也看到自己的影子像只青蛙,于是便学着青蛙的样子一蹦一蹦的,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应该是一个顽皮活泼的少年所为,事实的确是这样,来人是作者弟弟的同学华明.不是说因为作者有天赋,他的眼能处处发现美,欣赏美.只要是孩子,他的眼随时都在寻找美的事物,表达愉悦的心情.华明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华明进来的头一句话“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惬意是满意;称心舒服的意思.说明了在华明的眼中,作者和弟弟对月色的欣赏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为何不坐在椅子上欣赏,更加舒服呢?不待作者和弟弟回答,华明早已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着他的两脚.引起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发出萧萧的声音来.这是很普通的一种现象,但却吸引三个人的注意,大家注意到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竹叶将月亮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这种现象如果被诗人发现,不知会诞生多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种现象如果被画家发现不知会勾画出一幅怎样艺术佳品.这种现象如果被音乐家发现,不知会从指间流动出多少优美的旋律.实在可惜的是,上帝将这种恩赐赏给了三个孩子,虽然他们此时不能用诗句赞颂这一意境.不会用画笔画出这一美景,不能用乐器奏演出这一佳境来.但不能说他们以后没有写出、画出、演凑出的能力.今天对于美、对于艺术的积累,为以后的儿童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个小伙伴在一起做什么呢?作者的弟弟向大家谈到在月亮光底下的奇怪的现象,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会冒出烟气.这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兴趣,是不是这样子的呢?于是大家来到水门汀蹲下来仔细观察,果然看到这一现象.大家对这一现象原因做了许多推测,但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虽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他们却能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奇怪的现象,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变的,这是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华明放弃了研究月下人的影子冒烟,却发现自己的影子很好玩,于是摸出一只半寸长的铅笔在水门汀描起自己的影子来,画好后,站起来一看,果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也被逗乐了.寻找快乐,寻找美,是孩子的天性.正当大家感到乏味,不知道接下来该玩什么的时候,他们却同时发现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且同时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一个“同时”表现出在作者他们三个人的内心世界中,无时无刻都在寻找美的感受.华明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玩的机会,于是拿起笔来去描.作者和他的弟弟也手里痒痒的,不久大家都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不但描,还加以评论:“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看样子,在他们的心中积攒了这么多墨竹美的典范,今天一下子将他们的积累都抖了出来.这仍然说明,孩子不缺乏美,孩子随时都在积攒美的艺术,而这些艺术美是通过孩子的活动积累和展示出来的.面对孩子的与生俱来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呢,使他们的这种天赋不至于泯灭.作者父亲的行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正当大家玩得起劲,谈得痛快的时候,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作者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 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作者的父亲显然对大家把水门汀弄脏,没有生气,而是慢慢地说,如果生气的话,应该是厉声质问,明明可以很早的制止,但作者的父亲反背着手用艺术欣赏的眼光看待作者们描竹,不但欣赏,还对提出这个方法的人进行赞扬,且自己也参加到描竹叶当中来.不但描绘竹叶,还给大家讲有关墨竹的知识.
父亲说:“这是管夫人的.”是承接前面作者们议论所看到的竹影和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画中的竹子外形相似的对话.当大家打消了父亲会责怪大家把水门汀弄脏的顾虑的时候,对作者父亲态度是感激的,是敬重的,父亲所提出的管夫人,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作者的父亲讲到管夫人是画竹的高手,讲到管夫人的丈夫赵子昂是画马的高手,于是便提出了一个问题?画竹是不是比画马容易呢?在作者们看来应该是这样的,接下来作者的父亲对画竹和画马做了一个分析,作者的父亲指出大家‘依样画葫芦’的方法画竹子,只是好玩,只是追求形似,终究缺少画意,这里的画意应是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应是后文提到竹要画出一种美,竹要画出一种神.为了突出这一标准,看似绘画简单的竹叶,也是有讲究的,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是要斟酌再三的.虽是画竹也不是照直竹一样画,它要经过选择和布局,在纸上布局的巧妙,就是佳品.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作者的父亲怕大家不理解,又提出了一个当时日常生活中画竹的一个现象,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竹而用墨来画竹呢?可以推想,这个问题一定会引起作者们的兴趣,是呀,墨竹司空见惯,可用绿颜色画竹子相当少见.父亲用西洋画和中国画作比较,强调中国画不像西洋画那样强调像还是不像,而是强调凡画一物闭上眼回想起来得有一种神气,这种神气也就是今天我们理解振奋的精神吧.父亲接着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因为追求一种精神,更像一种符号,既然是符号,用墨就够了.而中国人选择用墨来画,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墨也是一种很好的颜料,它是红色、黄色、蓝色等量的时候才构成了墨色,也就是说,墨色不是单一色,而是红黄蓝三色的统一,而红、黄、蓝三种颜色构成了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原色.可见墨色在古人的眼里是何等的高贵之色,所以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父亲继续说,为了突出中国画的这种贵在于神气的审美标准,中国人往往打破常规,作者的父亲举了“朱竹”的例子,朱竹是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即美和精神的高度统一.
父亲由管夫人、赵子昂,说到画竹与画马,由画马和画竹做比较,认为画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由中国画和西洋画作比较,再到“朱竹”父亲都在说一个问题,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不是形似,而是贵在画出一种美,贵在画出一种精神.看似唠唠叨叨,却在完成一个目的,那就是引导孩子们如何欣赏艺术、欣赏美.可见,作者的父亲一方面对绘画颇有研究,另一方面,还对教育孩子,保护和引导孩子的对美的欣赏也很有研究.试想,如果正儿八经的把以上的知识当作一堂课来上的话,又会有多少人喜欢听,记得住呢.作者的父亲高明就高明在此,知道孩子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以什么方式给孩子们讲,这既引导保护了孩子的天性,又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两全其美.
父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月亮渐渐升高,地上的竹影与瞄着的木炭线开始分离,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比作脱了版的印刷.看样子已经是很晚了.华明这才起身告辞.临走还依依不舍的说“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他说着就出去了.从华明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华明以对今晚的墨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和作者父亲的巧妙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这种兴趣得到持久保持和发展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会多一个画家或美学家.不仅华明有此感受,作者也有同感.当作者送完华明回来,看到中堂挂着的吴昌硕的墨竹,便仔细欣赏了起来.用作者的话说,似乎更有意味,这意味是什么呢?作者接着写到,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父亲引导教育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最好的教育.后来作者长大后成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和父亲的教育引导不无关系.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竹影》这篇文章,文章一开始零零碎碎地叙述,看似杂乱无章,如文章开始写到即便天气闷热到那种程度,作者也能给从窗际间寻找到一种美,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这给作者带来慰藉;在院子乘凉的时候,作者欣赏西天夜幕降临时的美景,欣赏月光下的庭院的景色,华明顽皮的出现,三人欣赏竹叶分割月亮的美,他们在一起研究月夜底下头上冒烟,画竹影等等,其实都在重复这一句同样的话,孩子的眼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现美,欣赏美,积攒着美.这些都反映出孩子有一双发现快乐、发现美的眼睛.但文章没有到此戛然而止,因为作者知道,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引导的.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引导,就会成为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所以,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把父亲引导作者们如何欣赏墨竹写得绘声绘色,且环环相扣.首先,作者的父亲并没有孩子们弄脏水门汀而去斥责他们,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的,并且能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同画墨竹,拉近了孩子们和父亲的距离,这样,孩子们对父亲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中国有句教育格言,“亲其师信其道”,所以父亲的话就易于孩子们接受.于是父亲便从管夫人、赵子昂谈起, 谈到画竹并不比画马容易,谈到了中西方绘画在什么上的差异,强调中国画贵在美和神气(振奋的精神),为了突出这种审美标准,在画法上,在布局上是很讲究的,为了突出这一审美标准,画竹往往不用绿颜料,而是用墨来画,为了突出这一审美标准,画家往往会打破常规,朱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的父亲传神的讲解,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文章结尾,孩子们的意犹未尽,华明的依依不舍,和作者送完华明回来后再欣赏挂在中堂吴昌硕的墨竹的感受,都说明了作者的父亲引导教育的成功.
这篇文章作者借在月下看竹影、绘竹影、谈竹影 ,在告诉人们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是需要后天精心的教育引导的.文章对今天的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也不无裨益,他提出对孩子的教育要因势利导,不能粗暴的干预,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居高临下,要以平等精神面对,要认真的观察、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您的教育才会被孩子认可,你的教育才会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