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文言文句子有宾语后置的句子,句子是怎么后置的和句子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21:10:03
求文言文句子有宾语后置的句子,句子是怎么后置的和句子的意思
求文言文句子有宾语后置的句子,句子是怎么后置的和句子的意思
只有宾语前置,没有宾语后置这一说.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那么,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些什么礼物?”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呢?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六种常见类型,并举一反三,不失为一种主要方法.
一、 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
②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③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至于谓语前;例②中的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例③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要说明的是,如果否定句中非代词作宾语,则不前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
二、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 吾谁欺?欺天乎?
例① 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谁欺”是“欺谁”.
以上两例,均是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如果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同样提到介词的前面.再如:
③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④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③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例④的“谁与”是“与谁”,即“同哪一个人”;例⑤中的“何以”是“以何”,即“凭什么”.
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例中的“安”、“谁”、“何”均为疑问代词;如果疑问句中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则不前置,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大王”不是疑问代词,不前置.
三、 通过“之(是)”提宾.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
①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知”、“解”是谓语,“句读”、“惑”是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即“不知句读”(不知道断句),“不解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例③“群臣是忧”是“忧群臣”(担心我们这些臣子)的意思.
四、 用“唯……是(之为)……”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
① 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② 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②“唯弈秋知为听”是“唯听弈秋”,“之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五、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把宾语放到“以”之前,构成倒装了的介宾短语,放到动词前充当状语.如:
①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③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的倒装;例③“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六、 动词谓语后用代词之字复指宾语,原宾语则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② 以小舟之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例①中,“珍宝”是宾语,“有”是谓语,“之”复指珍宝,为了强调珍宝,将它提到谓语“有”之前;例②“死”是宾语,“付”是谓语,“之”复指“死”,为强调“死”,将它提到“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