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张思德的具体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2:54:01
张思德的具体故事
张思德的具体故事
1944 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延安边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搞得更加热火朝天.这年夏天,上级决定内卫班的部分同志到延安北边的安塞去烧木炭,以解决枣园机关的冬季取暖问题.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争着要去,领导知道张思德烧过木炭,就指派他带领 4 位同志到安塞县石峡峪村去烧炭. 月的一天,张思德带领警卫战士背着行李,带着锯子、斧头来到了石峡峪村.这里傍山依林,只有百十户人家.据村长说,进山五六里地,就有青冈树林.青冈树木质坚硬,是烧炭的上等原料. 第二天,东方刚刚发亮,张思德就带领大家进山选择烧炭地点,开始做烧炭的准备工作了.山中林区的景色美丽,初升的阳光洒在苍翠的青冈林上,泛起绿色的光晕,一簇簇山丹花红得象一团团火.张思德他们顾不上欣赏美丽的风光,扛着镢头跑上跑下,根据山势和青冈林的大小,选择烧炭窑的地点. 为了加快烧炭进度,张思德把同志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挖炭窑,一组砍伐青冈树备料.他说: “ 我们进山后,家里的同志可就忙了.我们要加油干,争取多烧木炭,早日完成任务,向毛泽东报喜. ” 他的话不多,却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大家都决心好好干,创造出优异成绩,让毛泽东高兴. 紧张的劳动开始了.荒无人烟的山林里,响起乒乒乓乓的伐木声和战士们欢乐的歌声.张思德领着两个战士起早贪黑,很快打出了两眼炭窑.大家把青冈树枝、树干背到窑前,张思德就开始装窑,其他同志继续开挖新窑,砍伐青冈树.张思德把两眼窑装满后同时点火,等到木炭烧成压火后,同志们也把新窑挖好了,料备足了.他一个人又去装窑、点火,从早干到晚,一刻也不休息. 烧窑是个技术活儿,火要烧得均匀,压火要恰到好处.压火早了,烧出来的是 “ 生头 ” ,劳而无功;压火迟了,木炭会变成灰烬,前功尽弃.为了掌握火候,张思德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起来几次,爬上窑顶观察烟色,判断火候.当时,没有照明工具,他就在山林里采来一种叫做 “ 牛条条梗 ” 的小灌木,放在窑里烘干,晚上用它来照明.这种 “ 牛条条梗 ” 有油性,点燃后火得很旺,也不怕风.同志们都很佩服张思德经验丰富,肯动脑筋. 当地群众烧一窑木炭,一股要 10 天左右.为了抢时间多烧几窑,张思德和大家就在压火后木炭尚未完全冷却时出窑,把烧炭周期缩短为 7 天.出窑时窑内温度很高,有的木炭上还有火星儿,烤得人脸皮发痛,大汗淋漓.每次出窑,张思德就把双手包上破布,站到窑的最里边拣木炭.在他的带动下,同志们废寝忘食,日夜苦战,一个多月就烧了 5 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了任务. 木炭烧好后,张思德又带领大伙,用杨树条把木炭打成捆,背到石峡峪村. 5 万多斤炭放在村头,像一座小山.大家看着这些劳动成果,心里乐开了花.张思德到安塞打电话给领导汇报了情况,领导指示张思德暂时留下看守木炭,等候马车前来装运,其他同志回枣园执勤. 为了看守木炭,张思德住在村头一位老大娘家里.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给老大娘担水,扫院,还上山打了几捆柴.后来,他想起山上烧炭的地方还留有一些砍伐下的青冈,便想赶在马车来运炭之前再烧一些木炭.他和大娘商量说: “ 大娘,我整天坐着看木炭,也闷得慌.你和孩子替我照看一下,我进山再烧一些,晚上回来时我给你捎一捆柴火,你也就有烧的了. ” 老大娘高兴地答应了.这样,张思德每天早晨带着干粮进山,一人伐木,装窑,起火.每大晚上回来,总要给大娘背一捆柴火.老大娘天天都做好晚饭等他回来,晚上又给他准备好第二天进山吃的干粮. 9 月 5 日 ,天还没亮,张思德又进山了.他走时告诉大娘,晚上回来给她背一些碎木炭,以备冬天取暖.可是到了晚上,大娘把晚饭先后热了三次,还不见张思德回来.鸡叫了头遍,也没见张思德的影子.大娘心里不安,就去找村长.村长放心不下,急忙带人进山,去找张思德. 村长他们来到张思德烧炭的地方,看见窑前整齐地堆放着木炭,炭窑已经坍塌,便知道出了事故,赶紧用手拼命挖开沙土,希望能把张思德救出来. 坍塌的焦土挖开了,只见张思德站立着,心手紧紧地握着一截青冈木,脚下有一堆青冈木,看样子,可能是他正在装窑时,炭窑忽然坍塌,将他埋住了 …… 在坍塌时,他把战友推了出去,自己却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