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波三折的叙事作文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3:51:49
关于一波三折的叙事作文怎么写?
她不喜欢秋天,除了爸爸,所有离开她的人都是在秋天走的;她对秋天有说不出的感觉,听那长长的火车的汽笛声,总会莫名其妙的伤感,就像李白见到月亮一样;她又有些喜欢秋天,泪水是渗透着最丰富的感情的回忆……
上初中二年级的那年秋天,语文老师留了一篇作文:内容要"一波三折".她很小心的交上了作文,因为她写的是亲情.一个人连亲情都可以是一波三折,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但她从来都没如此的想过,因为她还有友情.可是另她想不到的是,在几年后的秋天,友情也出现了波折.
(一)
高一的秋天,她抱着好友从外校寄来的祝福,坐在学校的台阶上,感受着内心深处的伤感,和往年的秋天一样又一群朋友离开了……有一个陌生的脚步走进了她,"你好哇!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呢?"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是有很多无法说出的原因的."你呢?"她关心似的反问.于是两个很投缘的人走到了一起,她孤独的心里在凄凉之余有了暖暖的温度.
那个女孩叫叫宝宝,她喜欢宝宝.(先说不是断臂啊.)每次遇到宝宝,宝宝都活像一个孩子,配合着夸张的动作在很远的地方热情而响亮喊着"你好哇!"别人一定会不适应这种招呼方式.但是她就是喜欢宝宝孩子般的单纯,孩子般的无拘无束.宝宝一定也喜欢她,因为她总能收到来自宝宝的礼物.至于宝宝喜欢她什么,她从来都没想过,她一直都认为:这就是那只书签上写的那个字——缘.
有了宝宝的秋天虽然伤感,却伤感的可爱和浪漫.
(二)
又到了秋天,学校的运动会到了,她和宝宝已经不在一个班级了,但她还是为场上的宝宝默默的加油!“啊!”同学们的叫声引起了她的注意,本班的同学摔倒了.大家都在责怪着那个对手,似乎还想做出过激的行动.她却不知所措,她知道她们的对手是无心的,那个对手就是宝宝.
那天她陪着宝宝走了很远,她不停的说着笑话,希望宝宝开心点,这件事她嘴上一句也没提,却时刻注意着有没有自己的同班同学,好时刻准备帮宝宝辩护.还好放学的路上很平静,但是宝宝那天却始终没有笑过,似乎——变了一个人.
第二天,她照例到宝宝的班级找贝贝,但是宝宝一句话也没说,只塞了厚厚的一封信她.她好奇的打开信封,之后就心碎的哭了.那个从来不问自己秘密还默默的支持着自己的宝宝不见了,自己对不开心的事闭口不谈是因为怕伤害彼此的感情,在宝宝眼中却成了对朋友的莫不关心,自己怕失去宝宝的单纯而隐藏的黑色的忧伤,却成了一种不真诚,这一切不是距离的距离竟然被一次运动会拉开了.
她不想失去这个朋友,她写了很长的信,写上那时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的秘密,她希望得到宝宝的理解和原谅,然而,宝宝看也没看的撕掉了那封信.她不再尝试了,直觉告诉她,不用了.“呜……”那熟悉的火车长笛声让她意识到秋的伤感,今年的伤感的秋天要独自熬过了.
(三)
初高中的六年很平均的把每两年划分为一个转折.友情也不类外.
高三的那年秋天,她和宝宝在校园的石子路上相遇,正当她要像平常一样,像陌生人一样走开的时候,宝宝拦住了她,“你看吗?”——“《年华是无效信》你不是一直想看吗”她递过来手中的书很兴奋的说,还像个孩子一样.“啊?!恩.”宝宝一直记着自己的生日,也一直记着自己想做还没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相信宝宝一直在猜着那封没有看就被撕掉的信的内容,也许感受到了彼此对于对方是多么的重要,才肯……失去了好久的友谊说容易也艰辛的找回了.
高三在重重的压力下,秋天依旧伤感,但是我并不孤独,我有了宝宝.
去年秋天宝宝去了外地读书,我祝她幸福.愿我们的友谊长久.
——缘
(尾声)
我有点爱秋天了,落叶夹杂着丰富的情感,丰富了土地.宝宝,你在别处还好么?
一. 教学内容:
记叙文的故事应“一波三折”——叙事技巧之二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曲折,有波澜.无论侧重写人的记叙文,还是侧重写事的记叙文,都少不了写故事.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叙述直来直去,读来没有情趣;故事情节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美国一家杂志悬奖文字简短、情节曲折的文章,结果题为《猎狮》的文章获首奖.全文如下: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来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尔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尔猎狮身死——佛来特”.伊丽薇娜蜚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周后从非洲运回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她又赶发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巴布尔尸.”很快,又收到非洲回电:“无误.巴布尔在狮腹内.”这篇短文以电报为线索,缀连出猎非洲、猎狮身死、运狮回家、尸在狮腹等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而且情节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要写好情节曲折的记叙文,须在认识、思路,技巧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并具有内在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写事时要注意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此事与他事的联系.《猎狮》正是基于对“猎狮身死”后“身死狮腹”的认识,而把情节写得曲折变化的.
其次,情节的曲折生动还取决于作者思路的清晰和严密.《猎狮》作者思路清晰严密,他将“猎狮——身死狮腹——运狮——尸在狮腹”的奇特情节叙写得明明白白.
再次,情节曲折同写作技巧有很大关系.组织材料是使情节曲折的关键.《猎狮》一文的故事本来是很寻常的,但作者却能化平淡为奇特,原因是作者把来回电报内容及误解、释误等情节加以巧妙组合的结果.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办法很多,如“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曲直法”、“张驰法”、“虚实法”、“开会法”、“烘托法”等,其中“悬念法”和“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先说“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驿骆梨花》采用了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妹妹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同志.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先设置县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这种构思法,既可以使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再说“误会法”.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
同学们写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普遍存在平铺直叙的毛病,避免这个毛病,除巧设悬念,巧用“误会法”之外,还可以抓住叙述对象的心理变化,可使文章的叙事具体、曲折.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写菲利普夫妇就是抓住他们心理的变化来叙事的.先写菲利普夫妇非常盼望于勒回来,接着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赞颂,再写游船上遇到于勒时由恐惧而至诅咒的心理变化.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变化,才把故事的过程叙述得有声有色.
下面请看一名同学的习作:
寒假中的一件事
从前,我总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然而有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这一天,我在集市上闲逛.因为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所以今天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我转来转去转到了卖鲤鱼的地方.今天卖鲤鱼的人买卖可真红火!买鱼的人多,卖鱼的人少.许多人都围着一位老大爷转.在人群的最外边,有一个手拿一把零钱的小男孩和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看小男孩的样子很是着急,却又苦于挤不进去.而那个中年人却并不着急,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对那拥挤的人群显出鄙夷的神色.
那位老大爷的生意真不错,才一会儿,他那满满的两筐鱼就剩下一条了.此时,也仅剩下两个人要买鱼了:小男孩和那个中年人.两人几乎同时递出钱又同时说了一句:“我买鱼!”面对这种情景,我有了兴致,想看看究竟谁能买到这条鱼.
“这鱼多少钱一斤?”中年人问.
“3块钱!”老大爷答道.
“几斤呀?”中年人又问.
“3斤!”大爷答道.
“我这儿正好有9块钱,我买了!”一个稚嫩的童音带着嘶哑.
“老张,怎么还在这儿呢?你那宝贝儿子吵着要吃鲤鱼呢!”从旁边走过一个人来对中年人说.
“给你10块钱,我买了!”中年人边说边拿鱼.
“大爷,俺们刘老师得了种怪病,听说只有吃鲤鱼才能把病治好.这点儿钱是全班同学凑的,求您把鱼卖给我吧!”小男孩恳求道.
中年人不耐烦了,嚷道:“20块,20块钱总够了吧?你们老师有毛病也用不着你们管!”边说边扔钱,伸手去拿鱼.
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激动地说:“老大爷,谢……谢谢!”边说边把手里的一把零钱递给老大爷,老大爷用粗大的手把小男孩的手挡了回去.中年人愤愤地说:“老头儿,你……”老大爷白了他一眼,对小男孩说:“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
简评:这篇记事的文章将“卖鲤鱼”这个中心事件写得一波三折,作者先运用“悬念法”要看看老大爷剩下的最后一条鱼究竟谁能买到.然后又抓住小男孩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由希望“正好有9元钱”到失望——中年人给10元,小男孩说出买鲤鱼是为给老师治病,似乎又有希望,可中年人紧接着又拿出20元硬要拿鱼,小男孩又一次失望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这不仅使情节一波三折,而且通过最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最后由老大爷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将老大爷的高贵人格充分表现出来.
最后,请同学们记住,作文叙事贵曲折,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写不具体,内容就同样写不曲折,内容就不生动感人.巧设悬念,就会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上初中二年级的那年秋天,语文老师留了一篇作文:内容要"一波三折".她很小心的交上了作文,因为她写的是亲情.一个人连亲情都可以是一波三折,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但她从来都没如此的想过,因为她还有友情.可是另她想不到的是,在几年后的秋天,友情也出现了波折.
(一)
高一的秋天,她抱着好友从外校寄来的祝福,坐在学校的台阶上,感受着内心深处的伤感,和往年的秋天一样又一群朋友离开了……有一个陌生的脚步走进了她,"你好哇!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呢?"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是有很多无法说出的原因的."你呢?"她关心似的反问.于是两个很投缘的人走到了一起,她孤独的心里在凄凉之余有了暖暖的温度.
那个女孩叫叫宝宝,她喜欢宝宝.(先说不是断臂啊.)每次遇到宝宝,宝宝都活像一个孩子,配合着夸张的动作在很远的地方热情而响亮喊着"你好哇!"别人一定会不适应这种招呼方式.但是她就是喜欢宝宝孩子般的单纯,孩子般的无拘无束.宝宝一定也喜欢她,因为她总能收到来自宝宝的礼物.至于宝宝喜欢她什么,她从来都没想过,她一直都认为:这就是那只书签上写的那个字——缘.
有了宝宝的秋天虽然伤感,却伤感的可爱和浪漫.
(二)
又到了秋天,学校的运动会到了,她和宝宝已经不在一个班级了,但她还是为场上的宝宝默默的加油!“啊!”同学们的叫声引起了她的注意,本班的同学摔倒了.大家都在责怪着那个对手,似乎还想做出过激的行动.她却不知所措,她知道她们的对手是无心的,那个对手就是宝宝.
那天她陪着宝宝走了很远,她不停的说着笑话,希望宝宝开心点,这件事她嘴上一句也没提,却时刻注意着有没有自己的同班同学,好时刻准备帮宝宝辩护.还好放学的路上很平静,但是宝宝那天却始终没有笑过,似乎——变了一个人.
第二天,她照例到宝宝的班级找贝贝,但是宝宝一句话也没说,只塞了厚厚的一封信她.她好奇的打开信封,之后就心碎的哭了.那个从来不问自己秘密还默默的支持着自己的宝宝不见了,自己对不开心的事闭口不谈是因为怕伤害彼此的感情,在宝宝眼中却成了对朋友的莫不关心,自己怕失去宝宝的单纯而隐藏的黑色的忧伤,却成了一种不真诚,这一切不是距离的距离竟然被一次运动会拉开了.
她不想失去这个朋友,她写了很长的信,写上那时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的秘密,她希望得到宝宝的理解和原谅,然而,宝宝看也没看的撕掉了那封信.她不再尝试了,直觉告诉她,不用了.“呜……”那熟悉的火车长笛声让她意识到秋的伤感,今年的伤感的秋天要独自熬过了.
(三)
初高中的六年很平均的把每两年划分为一个转折.友情也不类外.
高三的那年秋天,她和宝宝在校园的石子路上相遇,正当她要像平常一样,像陌生人一样走开的时候,宝宝拦住了她,“你看吗?”——“《年华是无效信》你不是一直想看吗”她递过来手中的书很兴奋的说,还像个孩子一样.“啊?!恩.”宝宝一直记着自己的生日,也一直记着自己想做还没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相信宝宝一直在猜着那封没有看就被撕掉的信的内容,也许感受到了彼此对于对方是多么的重要,才肯……失去了好久的友谊说容易也艰辛的找回了.
高三在重重的压力下,秋天依旧伤感,但是我并不孤独,我有了宝宝.
去年秋天宝宝去了外地读书,我祝她幸福.愿我们的友谊长久.
——缘
(尾声)
我有点爱秋天了,落叶夹杂着丰富的情感,丰富了土地.宝宝,你在别处还好么?
一. 教学内容:
记叙文的故事应“一波三折”——叙事技巧之二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曲折,有波澜.无论侧重写人的记叙文,还是侧重写事的记叙文,都少不了写故事.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叙述直来直去,读来没有情趣;故事情节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美国一家杂志悬奖文字简短、情节曲折的文章,结果题为《猎狮》的文章获首奖.全文如下: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来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尔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尔猎狮身死——佛来特”.伊丽薇娜蜚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周后从非洲运回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她又赶发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巴布尔尸.”很快,又收到非洲回电:“无误.巴布尔在狮腹内.”这篇短文以电报为线索,缀连出猎非洲、猎狮身死、运狮回家、尸在狮腹等情节,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而且情节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要写好情节曲折的记叙文,须在认识、思路,技巧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并具有内在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写事时要注意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此事与他事的联系.《猎狮》正是基于对“猎狮身死”后“身死狮腹”的认识,而把情节写得曲折变化的.
其次,情节的曲折生动还取决于作者思路的清晰和严密.《猎狮》作者思路清晰严密,他将“猎狮——身死狮腹——运狮——尸在狮腹”的奇特情节叙写得明明白白.
再次,情节曲折同写作技巧有很大关系.组织材料是使情节曲折的关键.《猎狮》一文的故事本来是很寻常的,但作者却能化平淡为奇特,原因是作者把来回电报内容及误解、释误等情节加以巧妙组合的结果.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办法很多,如“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曲直法”、“张驰法”、“虚实法”、“开会法”、“烘托法”等,其中“悬念法”和“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先说“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驿骆梨花》采用了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妹妹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同志.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先设置县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这种构思法,既可以使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再说“误会法”.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
同学们写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普遍存在平铺直叙的毛病,避免这个毛病,除巧设悬念,巧用“误会法”之外,还可以抓住叙述对象的心理变化,可使文章的叙事具体、曲折.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写菲利普夫妇就是抓住他们心理的变化来叙事的.先写菲利普夫妇非常盼望于勒回来,接着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赞颂,再写游船上遇到于勒时由恐惧而至诅咒的心理变化.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变化,才把故事的过程叙述得有声有色.
下面请看一名同学的习作:
寒假中的一件事
从前,我总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然而有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这一天,我在集市上闲逛.因为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所以今天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我转来转去转到了卖鲤鱼的地方.今天卖鲤鱼的人买卖可真红火!买鱼的人多,卖鱼的人少.许多人都围着一位老大爷转.在人群的最外边,有一个手拿一把零钱的小男孩和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看小男孩的样子很是着急,却又苦于挤不进去.而那个中年人却并不着急,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对那拥挤的人群显出鄙夷的神色.
那位老大爷的生意真不错,才一会儿,他那满满的两筐鱼就剩下一条了.此时,也仅剩下两个人要买鱼了:小男孩和那个中年人.两人几乎同时递出钱又同时说了一句:“我买鱼!”面对这种情景,我有了兴致,想看看究竟谁能买到这条鱼.
“这鱼多少钱一斤?”中年人问.
“3块钱!”老大爷答道.
“几斤呀?”中年人又问.
“3斤!”大爷答道.
“我这儿正好有9块钱,我买了!”一个稚嫩的童音带着嘶哑.
“老张,怎么还在这儿呢?你那宝贝儿子吵着要吃鲤鱼呢!”从旁边走过一个人来对中年人说.
“给你10块钱,我买了!”中年人边说边拿鱼.
“大爷,俺们刘老师得了种怪病,听说只有吃鲤鱼才能把病治好.这点儿钱是全班同学凑的,求您把鱼卖给我吧!”小男孩恳求道.
中年人不耐烦了,嚷道:“20块,20块钱总够了吧?你们老师有毛病也用不着你们管!”边说边扔钱,伸手去拿鱼.
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激动地说:“老大爷,谢……谢谢!”边说边把手里的一把零钱递给老大爷,老大爷用粗大的手把小男孩的手挡了回去.中年人愤愤地说:“老头儿,你……”老大爷白了他一眼,对小男孩说:“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
简评:这篇记事的文章将“卖鲤鱼”这个中心事件写得一波三折,作者先运用“悬念法”要看看老大爷剩下的最后一条鱼究竟谁能买到.然后又抓住小男孩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由希望“正好有9元钱”到失望——中年人给10元,小男孩说出买鲤鱼是为给老师治病,似乎又有希望,可中年人紧接着又拿出20元硬要拿鱼,小男孩又一次失望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这不仅使情节一波三折,而且通过最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最后由老大爷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将老大爷的高贵人格充分表现出来.
最后,请同学们记住,作文叙事贵曲折,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写不具体,内容就同样写不曲折,内容就不生动感人.巧设悬念,就会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