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搜集一下回答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一些书面用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6 13:11:04
伴我搜集一下回答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一些书面用语.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首先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
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你可以首先看看问题在带着问题重新看一次全文.那样就更加把握到准确的答案和弄懂文章、
或者在文章中找“原话”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010-9-17 20:52 回复
MYsun阳光
0位粉丝
2楼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2010-9-17 20:52 回复
MYsun阳光
0位粉丝
3楼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010-9-17 20:52 回复
MYsun阳光
0位粉丝
4楼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赏析特点词语
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 悲愤、哀伤 、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 闲适恬淡之情
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 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 、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
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常见思想感情 迷恋 留恋 思念 忧愁 悲愤 辛酸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喜悦 仰慕 激愤 空虚 郁闷 热情洋溢
壮志凌云 忧国忧民 追慕 讽刺 反抗 奋发向上 消极避世 同情 关怀 控诉 颓废
常见景物特点 恬静 安谧 和平 壮阔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幽静 肃杀 荒寒 瑰丽 虚幻 飘渺 凄惨 萧条 繁华热闹
风格特点 朴素自然 豪放飘逸 浓郁顿挫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超脱世俗 缠绵悱侧 激昂澎湃
语言特点 言简意赅 通俗自然 简练 洗炼 含蓄隽永 内涵丰富 平中见奇 清新质朴 琅琅上口 音韵和谐 明白晓畅 清新、自然、朴素
豪放俊逸 沉郁顿挫 峻伟奔腾,雄浑豪迈 委婉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平实 直白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首先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
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你可以首先看看问题在带着问题重新看一次全文.那样就更加把握到准确的答案和弄懂文章、
或者在文章中找“原话”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010-9-17 20:52 回复
MYsun阳光
0位粉丝
2楼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2010-9-17 20:52 回复
MYsun阳光
0位粉丝
3楼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010-9-17 20:52 回复
MYsun阳光
0位粉丝
4楼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赏析特点词语
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 悲愤、哀伤 、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 闲适恬淡之情
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 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 、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
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常见思想感情 迷恋 留恋 思念 忧愁 悲愤 辛酸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喜悦 仰慕 激愤 空虚 郁闷 热情洋溢
壮志凌云 忧国忧民 追慕 讽刺 反抗 奋发向上 消极避世 同情 关怀 控诉 颓废
常见景物特点 恬静 安谧 和平 壮阔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幽静 肃杀 荒寒 瑰丽 虚幻 飘渺 凄惨 萧条 繁华热闹
风格特点 朴素自然 豪放飘逸 浓郁顿挫 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 超脱世俗 缠绵悱侧 激昂澎湃
语言特点 言简意赅 通俗自然 简练 洗炼 含蓄隽永 内涵丰富 平中见奇 清新质朴 琅琅上口 音韵和谐 明白晓畅 清新、自然、朴素
豪放俊逸 沉郁顿挫 峻伟奔腾,雄浑豪迈 委婉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平实 直白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