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张溥与七录斋的启示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6 09:06:32
张溥与七录斋的启示是什么
张溥与七录斋的启示是什么
张溥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因此他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曾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叫做复社,兴复古学,进行文学与社会活动.复社表面是讲学"以文会友",实际是评议时政,并与贵族大官僚斗争的一个政治集团.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名声很大,复社影响甚广.《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里人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案未结而溥已故世. 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公安、竟陵两派逃避现实,只写湖光山色、细闻琐事或追求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但他在提倡兴复古学的同时,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与前、后七子单纯追求形式、模拟古人有所区别. 张溥散文,在当时很有名,风格质朴,慷慨激昂,明快爽放,直抒胸臆.其《五人墓碑记》,赞颂苏州市民与阉党斗争,强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为"缙绅"所不能及.叙议相间,以对比手法反衬五人磊落胸襟,为传诵名篇.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二十三岁时他在苏州创立应社,团结了吴中有抱负的文人;二十六岁愤而作《五人墓碑记》,风神摇曳,正气浩然,矛头直指腐败的明王朝的宦官和贪官;二十七岁入太学,目击朝纲不振,丑类猖狂,与北京文人结成燕台社,作檄文揭发阉党罪行;二十八岁又召集了尹山大会,在会上,张溥倡导合大江南北文人社团为复社,关心国家政事和民族兴亡.崇祯六年,三十二岁的张溥主盟召开著名的虎丘大会.“山左(西)、江左(西)、晋、楚、闽、浙以舟车至者数千人”.他站在千人石上登高一呼,群起响应,朝野震惊. 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