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仪礼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1 00:08:04
关于中国古代仪礼的故事
1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孝传五世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则“孝传五世”的故事.故事是说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后人作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这则古代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需要言传身教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儿女孝顺自己,那么首先应该从自己做起,孝敬长辈,做好榜样作用,这样一家人不仅和睦,而且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能够得到传承
2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3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4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 缇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父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她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故事“二十四孝”之一,人们为了赞扬缇萦做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6 多方求学
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阜望族,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跟,进一步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多亏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早早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对生活在孔子时代的人来说,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有一些历史资料,能进一步说明孔子的勤奋、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婼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他一生的学习经历中,有一件很大的事情,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专程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特别是向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十分艰巨、辛苦甚至是充满危险的,加上孔子自身贫困,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幸好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斡旋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报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启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咛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与老子的这次会面,大概给孔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久久不能忘怀.回到鲁国,他还难以平抑自己激动的心情,见到自己的弟子,孔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他爱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象龙吧.”这段经历,就是后人广为流传的“孔子问礼老聃”的故事.史学界非常看重孔子见老子这件事的,他们认为,“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是灿烂的古代文化史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则“孝传五世”的故事.故事是说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后人作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这则古代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需要言传身教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儿女孝顺自己,那么首先应该从自己做起,孝敬长辈,做好榜样作用,这样一家人不仅和睦,而且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能够得到传承
2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3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4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 缇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父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她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故事“二十四孝”之一,人们为了赞扬缇萦做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6 多方求学
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阜望族,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跟,进一步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多亏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早早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对生活在孔子时代的人来说,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有一些历史资料,能进一步说明孔子的勤奋、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婼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他一生的学习经历中,有一件很大的事情,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专程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特别是向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十分艰巨、辛苦甚至是充满危险的,加上孔子自身贫困,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幸好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斡旋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报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启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咛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与老子的这次会面,大概给孔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久久不能忘怀.回到鲁国,他还难以平抑自己激动的心情,见到自己的弟子,孔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他爱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象龙吧.”这段经历,就是后人广为流传的“孔子问礼老聃”的故事.史学界非常看重孔子见老子这件事的,他们认为,“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是灿烂的古代文化史上饶有意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