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关键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1:49:22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关键是什么?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关键是什么?
我国国有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否在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领域均占优势,是决定能否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关键.这是因为:
第一,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国有企业的质量和微观经济效益还不够高,增长速度又低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国有经济只有保持必要的总量,才有足够的实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效益,优化布局结构,从而保持数量、质量互补的综合实力优势.
第二,垄断和竞争两个领域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条件下,在垄断性领域充满垄断竞争,并趋向垄断更多的竞争性领域;竞争性领域也愈益趋向垄断,并呈现愈益缩小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雄厚的外国跨国公司和渐强的内资私营企业,必将更加剧烈地在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领域同我国国有经济展开竞争.
经过27年的改革,国有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几年前已经降低到占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可能更低,并有继续降低的强劲势头.这种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目前这种国有经济质量、效益的状况下,它的比重保持在多大的数量界限即临界点以上,才能确保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恩格斯说:“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观、科学发展观,必须自觉地准确把握这个量转化为质的临界点.国有经济的量如果低于这个临界点,基本经济制度就有变质的危险.
我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力图使我国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主张把垄断性行业大量股权出卖给外国跨国公司和内资私营企业.有人以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5%为依据,主张我国国有经济的比重降低到20%左右.实际上,即使在80年代西方私有化浪潮之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比重仍然很高.1990年法国的国有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投资额占全国总投资额的27%,出口额占25%.1991年意大利的国有经济在全国销售总额中占 22.8%,投资总额中占33%,职工就业人口20.8%.奥地利、德国等国的国有经济略低于法、意.而英国,即使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私营企业才为市场提供70%左右的产品.
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其国有经济的作用只是调节性补充,尚且占这么大的比重,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国家,主张国有经济只占20%左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根据.
据统计部门对2002年全国法人单位实收资本的统计分析,在竞争性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在装备制造业、轿车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仪器制造业,国有资本已经降低到30%左右;在橡胶、轮胎、造纸、啤酒、碳酸饮料等多种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占28.88%.数十个行业和产品已被外资为主的私人资本垄断和控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凸现,并将日益严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国有资本仅占 21.88%,这一行业是被私人资本控制的典型,负面作用很大,大房地产商联手对抗国家宏观调控,肆无忌惮地向政府挑战.
上述情况表明,现在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降低到接近临界点,如果继续下降,很有可能招致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控制力的丧失,并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为此建议:(1)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在整体上要采取不再继续降低国有经济比重的原则,留有回旋空间,以利立于不败之地.(2)国有企业改革要由以产权改革为重点转移到按企业效率的规律性要求进行改革上来,以提高企业质量、效益为目的.(3)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保留并办好一定数量的国有独资和国有法人股股份制大中型企业,以利于保有国有经济的基干.(4)尚需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这类企业的改革,大多数应当坚持国有资本绝对控股;少数相对控股的,也要事实上掌握对企业的控制权.为此,国家宁可注入较多资本,也不可拱手让给国际垄断资本,以利于坚持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