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林清玄散文的读书笔记,大概初三的水平就够了,要求:散文片段摘抄,心得体会,两样一共1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21:54:02
求林清玄散文的读书笔记,大概初三的水平就够了,要求:散文片段摘抄,心得体会,两样一共1000字
心得体会的字数一定要远大于摘抄的字数!大概1:
心得体会的字数一定要远大于摘抄的字数!大概1:
林清玄说禅之二·香水海
小麻雀的歌声
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入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般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遍及法界的真实了.
一个人离开了心的沉浮,得到平等安祥的状态,叫做“等”.
一个人能将心专止于一境不散乱,到心一境性时,叫做“持”.
真正的定,是不管外在环境有多少波动,都可以把心专止在安定自在的情况.
一个人走向修行之路,最要紧的是要认识佛性不假外求,其次是要落实到生活,再来就是要“乐于道”,要“安之若素”,要“踊跃欢喜”.
今生今世
在禅师眼里,唯有顿悟本心才是最重要的,一旦顿悟本心,就可以打破法界的障碍,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
道并不远,道是在我们站着的地方,圣也不远,圣在我们有体验的地方.
禅宗的实践与思维,不只是打破了今生与来世的通道,也打通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融合,打通了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的界限,对于人类文化,确有真实的贡献.
现代人的禅
现代人因于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受制于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家庭社会的变迁等等,已经变得支离破碎,逐渐失去了生命深处中尽情悲哀和尽情欢乐的能力,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统一与和谐的心.
一粒米大于须弥山
一粒米在饭碗里很小,可是整碗饭就是由一粒粒的米组成的,一粒米作为种子,一年后可以长满整个稻田,所以,一粒米也是很大的.
知道一是深远的,就知道“一时之间”便是“无量劫”,可以使我们当下无碍,得到圆融的智慧.
知道一是广大的,就知道遍一切处都有禅心,烧香散花,无非中道,修禅诵经,尽是真如.
一粒粟中藏世界
禅心正是如此,妙在一个“转”字,在绝处里逢生,在一片寂静里活泼盎然,在枯木严冬里充满生机,这都是转.在生命的困境中,在无可奈何的时候,转一转吧!
如果没有明天
感到日子没有变化,可能是来自生活的不能专注、不肯承担,因此就会失去对今天、甚至当时当刻的把握了,可悲的是,不能专注把握此刻的人,也肯定是不能把握将来的.
真正的生命风格,是对现今的专注,而不是去描述它.
如果我在这世上没有明天,这是禅者的用心,一个人唯有放下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才会有真切的承担呀!
大生大死
要解决生死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自看智慧”,二是进而“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唯有生起智慧的人,才能对生死有自在潇洒的态度,也唯有证得本心的人,才能不被生死所拘.
修行者的目的是要拔除生死的根源,经幻化之身走向清静之路.
禅的生死是“大生大死”,是把轮回看作真正的死,但这死与生并无差别,如果一个人能深透生命的本体,就可以知道生死不在停止呼吸那一刻才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每分每秒都在死,一个人要“无死”,就要先“无生”,从这里我们知道:有生就有死,无生就无死.
我们这一个时刻站立着的活生生的生命,其实是每一刻都被以前的死和以后的死切断了,这使我们生死无穷,这便是“大死”.当我们看见无边际的大死,而由内在领悟,就会使我们通过对“大死”领悟,同时对“大生”的领悟也就展现了.
因为,领悟到“大死”就是对无穷生死整体的觉照,这种觉照,使我们克服死亡的问题,得到“大生”,同时实现生的无穷性,生死之无穷痛苦,在刹那间就截断了.
以寻死之心活着
很少人能理解到:“有着崇高超越的心情,自己的行为思想会随之崇高,所面对的世界也都变得崇高清静了.”也很少人能理解到:“人们承受的麻烦、挣扎、焦虑、艰难,都是背负自我执著的外壳.”因此人人都想转动世界来使自己得到世俗的成功,却很少愿意转动心灵来得到俗情的超越.
我们太执著于所习惯的世界,即使饱受折磨,也不愿全盘放下,因此新世界就不会展开了.
所谓“新世界”,就是自由的心、自觉的意识,由“打落桶底”、“以寻死的心情活着”而生起的.
文天祥在被围城时曾说:“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此所以他能在最后写出动人心魄的《正气歌》,人生没有什么可悲,可悲的是自断生路,失去了转动超越的心,试着转一个圈子吧!以寻死的心情活着,就没有不能走过的难关!
茶禅一味
对庸俗以黄金为贵的人,可能把禅心茶道看成黄叶一文不值,而对清越高迈的人,一壶好茶比黄金为贵,更不用说茶里有觉悟与菩提之思了.
坐与禅
坐与禅虽然没有绝对的关系,却是重要的相对关系,这相对关系的逻辑是:“长久不打坐的人不一定能悟道,悟道的人也不一定非打坐不可.但是,打坐是开悟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开悟者因精进的打坐而得以证道.”
智者大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明坐禅的十种利益: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简单来说,坐禅可以让我们证果,在证果的过程中,可以令我们亲近善知识,减轻欲念,破除贪嗔痴慢疑五盖,调和身心气息,发起方便的巧慧,使修行精进,降伏魔事,治疗疾病等等.
鸟飞如鸟
把什么都拿来和禅牵扯,会使禅走入世俗功利之路;而把禅看成能松弛紧张,则使禅简单化与实用化,忘失了禅活泼的生命,与解脱生死的根本意义.
日本成为经济、文化强国,与禅风盛行、民心安定极有关系,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道”,使一切都有了提升、转化、清净的可能,不但使俗务得以发展,社会秩序与轨道也得以建立.更重要的是,他们使禅学、禅定、禅公案都带有积极、快乐、幸福的色彩,使人觉得禅是可亲的、有希望的、值得寻求的.
禅有向上一路,要做一个永远的行者,得到金刚不动的大安顿,才不愧是祖师后人.
只管去行
若以“戒定慧”三学和“闻思修”三慧来看,现代人普遍的慧解强、定力弱、戒心薄,以及普遍的闻慧广、思慧浅、修慧浮.
修行者在态度上该奋力实践,在方法上则要念念分明,要有把自己的习惯、环境、身心做大翻转的准备.这种翻转是:“第一叫你去行,第二叫你去行!日日夜夜叫你去行,处处在在叫你去行!”
一行天下无难事!
在生活里的锋刀与毒药很多,都是学问、知识、资讯不能解决的,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追求这些不断在变动的东西,就像到海里去算沙子有多少一样,只是徒生烦恼罢了!
力耕是我的态度,安顿身心是我的目标,不管学什么,就是去行!只管去行!
自由之灯
一个人如果心地不明白,有好眼睛好灯笼都没有什么用.“禅”这个字拆开来正是“单示”,是简单的表示、单纯的心地,也就是心里明明白白的意思.
心里明明白白就是“平常心”,也就是“超圣入凡”.
因此,修习禅法的人,并不是说他会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而是说他在面对事情与境界上,比一般人明晰、能以空明的态度来对待.
因为平常心地,才能对一切苦难、横逆、委屈淡然处之,甚而超越它,转为解脱的良药和成就的资粮.
心里怎么样才能明明白白呢?一是在因缘生起时,承提.二是在因缘过去时,放下.这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禅道并不否定命运,甚至是尊重一切自然法则的,但更强调创造的自由,命运虽是一块大石压得我们不能喘气,由于能够放下,所以能“随缘而往”,由于能够承担,所以能“随处为生”.
命运,是我们的“自然生命”;自由,是我们的“理想生命”.禅者利用超越、转化、平常的态度,使自然呈现为合乎理想的境地,因禅宗不是“宿命论者”,而是“自由论者”.
平静不动不是屈服或顺从,而是放开胸怀来看待,因为胸怀无限地放开,便能无限地接纳,更能得到空性的自由.
禅心之灯,即是自由之灯,是即使走在夜暗无人的路上,也可以安心前进,而且一旦点燃更永不熄灭.有时候会跌倒,有时候会刺伤,有时候会流血流泪,然而只要我们的火眼里有金睛,能穿透命运终究的表相,就可以无碍了.
凡事包容
一个人学习禅道,要先学习一种自由豁达、开放包容的心胸,然后才能逐渐超越,找到心灵真实的安顿,在终极之处,才可能明见自性.禅要超越形象、体用、凡圣、主客、是非、知见、言语、时空、乃至于生死,因此在我们没有彻底明见实相之前,所有的辩论都正好是束缚我们的绳索.
禅不分别知见,并不表示是毫无知觉的,只是在知觉上不起知见罢了.
佛无今古,人的佛性何有高下之分?在禅师的眼中,佛、菩萨、上帝、天神、耶稣、我、众生的佛性都是平等没有分别之见的.
开悟第一
如果“明师一点”就可以让人开悟解脱,那么二祖慧可不必断臂求法,赵州不秘踏破草鞋、坐破蒲团,智慧高超的祖师们不必经历千辛万苦了.
有一个学禅的人要牢牢记住的观点是:开悟是自己的事,解脱是自己的事.如果把开悟、解脱交给师父,那不产禅,而是外道.
开悟是最重要的,也可以说禅是因悟而成立的,没有悟,就没有禅!
开悟是在开些什么呢?最简单的说法是“唤起佛性”,或者说是“般若智慧的觉醒”,是“现起般若波罗蜜”.
“悟的准备”与“悟”是一样重要的.
禅心虽是实证与实践的,却并不独自存在,而是整个人格的展现,是从豪放质朴与慈悲怀抱而得到的超越,此所以惟宽禅师说:“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甚致一也.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水性不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
山水的入处
青原惟信禅师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宋朝诗人蒋捷《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表面上看穿了人生的无情,其实是一种“感怀”,而不是一种“悟”.因为词中诗人有非常浓重的“我执”,并没有一个超越的观点来看世界.
清末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与境
其实,定不一定很重或巨大才有,像一株草、一粒小石也能很定.定也不是不动才有,像脚踏车在快速前进时,因它的平衡使我们感到定;像地球以很快的速度自转,我们也浑然不觉;像海浪的推送,也令我们感到一种定.
人要得到定,一定要有一种和谐、舒坦、平衡,并且在内在里有轴心,不至于因外在事物的变动而生出纷扰与不安.
禅不是逃避这世界的方法,禅是我们内在的本质,当我们开发它,就是开发了自我生命的深层,使我们能与生命、宇宙都有更美好密切的结合.这样我们就不会逃离,而能坦然接受任何处境,使生活变得单纯、美妙、有光芒.
恶人正机
禅师不是不明是非的人,而是知道在是非中有超越的可能,使他能包容一切的是非.
恒绿之心
对于学禅的人,不但要对治内在世界,也要对应外在世界,似乎会比一般人繁忙紧张.其实不然,因为内外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分别,一个人只要内心里自在盎然、生趣勃勃,外来的事物并不能烦扰他.
禅者在那里吃饭,睡觉,打坐,走来走去,工作流汗,表面上看起来一点也没有异样,其实他是有一点不同的,他了了如如地站在真实的地方,他用真心和直心来生活,不做一些表面的应酬.
一场游戏一场梦
对于勘破执著的人,犹如鱼跃于渊,鸢飞于天,哪有什么坏与不坏的问题,因为我与大千合一,法尔自然,从空处来,也从空处去,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
走在沙滩上的禅师也会有玩沙堡的兴致,但是于他只是一场游戏,他不会执迷于自我的城堡.因此,从世间的层面看来,他仍然是以自己的个性来建造城堡,他的城堡则展现出作为一个“人”独具的风格.然而从超越的层面来看,他不会对城堡有情欲、占有、嫉妒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内观,明白宇宙的秘密之宝,也就是看见回家的路,至于痛苦与矛盾的祸源,在他早就止息了.
“建树”与“捐舍”实在是人生两个极重要的东西,一般人也都能建树,可是唯有真正的英雄才会懂得捐舍.
人的生命风格之卓越、不凡、圆满,要从这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个真正的勇者,是要提得起!一个真正的智者,则是要放得下!
禅师的风格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是看清生命实相之后一种自然的表白,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风情万种
学习禅道的人,可以师法祖师,但不是去模仿祖师,祖师的风格源自祖师的心地,无法模仿,也是不必模仿的.
我们要学禅不必学风格,因为风格是本具的,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开启原有的本心.
大洋海里打鼓
真正在中国创立顿悟之说的,是东晋时代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人.
顿悟禅是以般若害慧作为基础,好像慧能说的“以定慧为本”、“立无念为宗”.
知识的学习可以如登阶梯、拾级而上,而智慧的开展则必须如金刚宝剑裂开丝帛,是应声而开,两者真是不可以道里计.
时光飞逝如电
不管是顿悟或渐悟,“悟”都是重要的,所谓的“悟”就是由“世间道”进入“解脱道”的开关.也就是要有觉醒的智慧,在佛典中,智与慧是有区别的,在《大乘义章》里说:“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意思是,能观察抉择事物称为智,而能决断通达了透则是慧.
从“世俗智”进入“胜义智”,就是悟.
求悟、求智慧者,有如一只鸟要上山顶,可以循梯拾级而上,也可以一飞至顶,但无论如何,要去山顶,总是应该往上走的.
对于一个想要修行的人,重要的不在于了解顿法或渐法,甚至去判别法的优劣,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法去实践它.修行,是对于“无常”的一种反思,是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宇宙的成住坏空的了透,这种了透便是认识时光飞逝如电,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因此,悟是我的态度,顿与渐无需我去分别.
若至死不悟,则枉生为人!
惠心空中境
积疑一念破,
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
惠心空中镜.
——皎然禅师
皎然禅师,俗姓谢,名清昼,是大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他有首短诗《湖南壮若示大乘诸公》: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
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此诗后来影响了苏东城,东坡晚年曾写过一首类似的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两诗都很美,但皎然的诗优美,苏东坡的诗感慨,在此也可以看到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心情是有所不同的.
皎然另一首《秋风宿破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
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
寒云夜夜自飞还.
从前念经行走的人都远去了,只有寒冷的晚云每天都飞来,这是一种多么空茫的叹息!
皎然强调一首好诗要有两重以上之意,要含蓄而深厚,要明丽自然,就是所谓“气高而不怒”、“力尽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赡而不疏”,我们看他的论说,有时觉得不是在谈诗,而是在说禅师的风格了.
他的佳句很多,都能深刻表达禅的观点,像
“禅子有情非世情”、
“幻情有去往,真性无离别”、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
“智以动念昏,动由无心积”,
都是禅味洋溢,他有两句诗很能表现自己的诗情禅心,句曰:“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皎然以大乘佛教的观念,写下了“心境契合”的诗歌诗论,对于以诗写禅有很大贡献,在文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身心调柔
面上无嗔供养具,
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是珍宝,
无垢无染是真常.
——五台山均提童子
“无嗔”对一个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无嗔就能无痴、无疑,无嗔就能心平坦荡,无嗔可以使生命的内在到生活有每一个细节都柔软调和.
一个人唯有身心调柔才能得到内在的安顿,以这种安顿来开启自性的芳香.
修持法,固然以开悟为第一要义,但在开悟的过程中,我们要调伏身心的许多无明障碍,要使刚强易折的生命展现出柔软自由、随风舞动的样态.
我能打大鼓
禅是超越一切言词的,最怕的就是“说破”.
这其实不难理解,不只是禅,世界上的东西一旦说破,境界就低了,以男女的感情来说,常常把“我爱你”三个字挂在嘴上,而不用心去领受,境界就低了.
六祖慧能说:“吾有一物,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也是这个意思,禅有它超越绝对的特质,是文学语言所不能企及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不要说破,留点余地,留些空间,生活便会豁然提升了境界.
全露法王身
……对于砍树,刀柄有什么用?可是回想一下,如果一把刀没有柄,根本不能砍树,若硬要握刀刃砍树,树未砍倒,人恐怕早就受伤了.
石头禅师对弟子石室的应机教化,是在说明佛性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身心之所以有用,能披荆斩棘,向前迈进,那是因为有一个看起来无用的佛性,一般人对佛性无知,就像我们用刀时很少想到刀柄一样.
不只佛与身心的关系如此,在这个世界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代表了人生的真价值,可叹的是,这些价值常是被忽视的.以现代人喜欢追逐的金钱来说,金钱是有用的,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在背后支撑,则金钱正如一把没有刀柄的刀,只会带来伤害.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假如只注视私我眼前的用处,就会失去大用.
有时候我们要找的就在眼前,由于眼睛不利,眼前的反而看不见了.
像我们呼吸的空气、眼见的青山、开着花的小路、明亮的阳光、路边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哪一样是有用的呢?可是人生若失去这些,纵然有满屋的财富,又有何用?
禅师所说的“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虽然是那么深奥,可是对一般人,只要能知道用与无用之间的问题,则万象森罗都是法身也非不可理解.这就是六祖慧能说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有无所分别、无所不在、遍及一切的法身里,把自己开发出来,这是“妙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被迷惑的人,总想从世界得到什么,世界可用的东西就少;而一个开悟的人,总希望把世界给别人,为虚空付出,所以觉得一切都是可用的,一切都是有大智光明的.
大喜过望
佛陀禅是指印度传下来的禅法,而祖师禅则是中国祖师所传的禅法,前者讲静虑、出离、渐修,后者则讲活泼、入世、顿悟.也可以这样说,佛陀的禅是与其他教法融合在一起的,是所有法门修行者的必修课程,它强调深邃的冥想和精神集中的实践,祖师的禅则是从法门中独立出来,认为禅就是一切.
佛陀曾把禅分成四个阶段.初禅:会有一种喜悦与欢欣,从现实烦恼中解脱出来(离生喜乐);二禅:禅定本身的喜悦与欢欣更纯化(定生喜乐);三禅:喜悦的意念消失了,只剩下纯净的欢欣(离喜得乐);四禅:纯净的欢欣也消失了,这时,清澈透明的智慧就显现出来,这就是“般若”,即“自性”(舍念清静).祖师禅所强调的是,希望直接越过前三个阶段,一跃进入第四阶段.
大喜于禅悦的人,有如清澈满盈的池水,虽然无声,却生机洋溢,禅师游徜于冥想与静虑,是要开发无量的智慧,而无量的智慧里面就有喜悦、自在、慈悲与静谧!
天下第一神射
纪昌——飞卫——甘蝇
纪昌说:至动无动,至言无言,至射无射,所以不射!
天下第一神射,原来是一个可以射穿自己的烦恼、争胜、分别、比较的人呀!
皮肉与骨髓
在般若经典里,把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
禅有超越与绝对的特质,透过世间智的任何方法都不能直趋那种超越与绝对,所以才说是“无智亦无得”,这才是究竟.
禅心是骨髓,可是骨髓如果没有皮肉的包覆与滋养,是难以健全的.所以,习禅的人要有一个开阔的人格与心胸,从皮肉到骨髓都有深切的认识,那么才能成就真实的人格,才是一个人的完成.
为什么禅师在得了骨髓之后,不失去慈悲的风貌,也有人格的圆融,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悟不在皮肉,可是也不舍弃皮肉,若无世法与众生为皮肉,得了骨髓又能如何?
宗风与机锋
六祖慧能圆寂后,由于禅师的思想、作风不同,禅宗逐渐分为五个大的宗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
看起来,禅门五宗是很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注重“机锋”,机锋就是师徒相见,不用合理、逻辑的语言行为,而是用旁敲侧击、不相干的语言,甚至拳打脚踢、棒喝交加,来唤醒学人的悟境,这种“合水和泥,应机接物”,是与早期禅宗不同的,在六祖慧能之前,“机锋”并不像后来这么受重视.
机锋过于盛行,而不注重禅定生活与人格的实修,应该是禅宗没落的主因.
最上乘禅
唐朝末年的圭峰宗密把在他之前的禅法分为五类:
一、外道禅
二、凡夫禅
三、小乘禅
四、大乘禅
五、最上乘禅
在宗密所盛赞的“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中,是自心即佛,让本来就具足的自性显露出来,不欣上而厌下,不执著于空,甚至也不执著于智慧或烦恼,这才是最上殊胜的禅.
圭峰宗密在《景德传灯录》中答复弟子问题的几段话作结:
“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而志气方立.”
“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而熔消.悟凡夫而即真,资法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应.”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味.住著于法,斯为动念,故如人入暗,则无所见.今无所住,不染不著.”
小麻雀的歌声
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入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般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遍及法界的真实了.
一个人离开了心的沉浮,得到平等安祥的状态,叫做“等”.
一个人能将心专止于一境不散乱,到心一境性时,叫做“持”.
真正的定,是不管外在环境有多少波动,都可以把心专止在安定自在的情况.
一个人走向修行之路,最要紧的是要认识佛性不假外求,其次是要落实到生活,再来就是要“乐于道”,要“安之若素”,要“踊跃欢喜”.
今生今世
在禅师眼里,唯有顿悟本心才是最重要的,一旦顿悟本心,就可以打破法界的障碍,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
道并不远,道是在我们站着的地方,圣也不远,圣在我们有体验的地方.
禅宗的实践与思维,不只是打破了今生与来世的通道,也打通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融合,打通了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的界限,对于人类文化,确有真实的贡献.
现代人的禅
现代人因于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受制于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家庭社会的变迁等等,已经变得支离破碎,逐渐失去了生命深处中尽情悲哀和尽情欢乐的能力,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统一与和谐的心.
一粒米大于须弥山
一粒米在饭碗里很小,可是整碗饭就是由一粒粒的米组成的,一粒米作为种子,一年后可以长满整个稻田,所以,一粒米也是很大的.
知道一是深远的,就知道“一时之间”便是“无量劫”,可以使我们当下无碍,得到圆融的智慧.
知道一是广大的,就知道遍一切处都有禅心,烧香散花,无非中道,修禅诵经,尽是真如.
一粒粟中藏世界
禅心正是如此,妙在一个“转”字,在绝处里逢生,在一片寂静里活泼盎然,在枯木严冬里充满生机,这都是转.在生命的困境中,在无可奈何的时候,转一转吧!
如果没有明天
感到日子没有变化,可能是来自生活的不能专注、不肯承担,因此就会失去对今天、甚至当时当刻的把握了,可悲的是,不能专注把握此刻的人,也肯定是不能把握将来的.
真正的生命风格,是对现今的专注,而不是去描述它.
如果我在这世上没有明天,这是禅者的用心,一个人唯有放下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才会有真切的承担呀!
大生大死
要解决生死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自看智慧”,二是进而“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唯有生起智慧的人,才能对生死有自在潇洒的态度,也唯有证得本心的人,才能不被生死所拘.
修行者的目的是要拔除生死的根源,经幻化之身走向清静之路.
禅的生死是“大生大死”,是把轮回看作真正的死,但这死与生并无差别,如果一个人能深透生命的本体,就可以知道生死不在停止呼吸那一刻才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每分每秒都在死,一个人要“无死”,就要先“无生”,从这里我们知道:有生就有死,无生就无死.
我们这一个时刻站立着的活生生的生命,其实是每一刻都被以前的死和以后的死切断了,这使我们生死无穷,这便是“大死”.当我们看见无边际的大死,而由内在领悟,就会使我们通过对“大死”领悟,同时对“大生”的领悟也就展现了.
因为,领悟到“大死”就是对无穷生死整体的觉照,这种觉照,使我们克服死亡的问题,得到“大生”,同时实现生的无穷性,生死之无穷痛苦,在刹那间就截断了.
以寻死之心活着
很少人能理解到:“有着崇高超越的心情,自己的行为思想会随之崇高,所面对的世界也都变得崇高清静了.”也很少人能理解到:“人们承受的麻烦、挣扎、焦虑、艰难,都是背负自我执著的外壳.”因此人人都想转动世界来使自己得到世俗的成功,却很少愿意转动心灵来得到俗情的超越.
我们太执著于所习惯的世界,即使饱受折磨,也不愿全盘放下,因此新世界就不会展开了.
所谓“新世界”,就是自由的心、自觉的意识,由“打落桶底”、“以寻死的心情活着”而生起的.
文天祥在被围城时曾说:“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此所以他能在最后写出动人心魄的《正气歌》,人生没有什么可悲,可悲的是自断生路,失去了转动超越的心,试着转一个圈子吧!以寻死的心情活着,就没有不能走过的难关!
茶禅一味
对庸俗以黄金为贵的人,可能把禅心茶道看成黄叶一文不值,而对清越高迈的人,一壶好茶比黄金为贵,更不用说茶里有觉悟与菩提之思了.
坐与禅
坐与禅虽然没有绝对的关系,却是重要的相对关系,这相对关系的逻辑是:“长久不打坐的人不一定能悟道,悟道的人也不一定非打坐不可.但是,打坐是开悟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开悟者因精进的打坐而得以证道.”
智者大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明坐禅的十种利益: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简单来说,坐禅可以让我们证果,在证果的过程中,可以令我们亲近善知识,减轻欲念,破除贪嗔痴慢疑五盖,调和身心气息,发起方便的巧慧,使修行精进,降伏魔事,治疗疾病等等.
鸟飞如鸟
把什么都拿来和禅牵扯,会使禅走入世俗功利之路;而把禅看成能松弛紧张,则使禅简单化与实用化,忘失了禅活泼的生命,与解脱生死的根本意义.
日本成为经济、文化强国,与禅风盛行、民心安定极有关系,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道”,使一切都有了提升、转化、清净的可能,不但使俗务得以发展,社会秩序与轨道也得以建立.更重要的是,他们使禅学、禅定、禅公案都带有积极、快乐、幸福的色彩,使人觉得禅是可亲的、有希望的、值得寻求的.
禅有向上一路,要做一个永远的行者,得到金刚不动的大安顿,才不愧是祖师后人.
只管去行
若以“戒定慧”三学和“闻思修”三慧来看,现代人普遍的慧解强、定力弱、戒心薄,以及普遍的闻慧广、思慧浅、修慧浮.
修行者在态度上该奋力实践,在方法上则要念念分明,要有把自己的习惯、环境、身心做大翻转的准备.这种翻转是:“第一叫你去行,第二叫你去行!日日夜夜叫你去行,处处在在叫你去行!”
一行天下无难事!
在生活里的锋刀与毒药很多,都是学问、知识、资讯不能解决的,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追求这些不断在变动的东西,就像到海里去算沙子有多少一样,只是徒生烦恼罢了!
力耕是我的态度,安顿身心是我的目标,不管学什么,就是去行!只管去行!
自由之灯
一个人如果心地不明白,有好眼睛好灯笼都没有什么用.“禅”这个字拆开来正是“单示”,是简单的表示、单纯的心地,也就是心里明明白白的意思.
心里明明白白就是“平常心”,也就是“超圣入凡”.
因此,修习禅法的人,并不是说他会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而是说他在面对事情与境界上,比一般人明晰、能以空明的态度来对待.
因为平常心地,才能对一切苦难、横逆、委屈淡然处之,甚而超越它,转为解脱的良药和成就的资粮.
心里怎么样才能明明白白呢?一是在因缘生起时,承提.二是在因缘过去时,放下.这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禅道并不否定命运,甚至是尊重一切自然法则的,但更强调创造的自由,命运虽是一块大石压得我们不能喘气,由于能够放下,所以能“随缘而往”,由于能够承担,所以能“随处为生”.
命运,是我们的“自然生命”;自由,是我们的“理想生命”.禅者利用超越、转化、平常的态度,使自然呈现为合乎理想的境地,因禅宗不是“宿命论者”,而是“自由论者”.
平静不动不是屈服或顺从,而是放开胸怀来看待,因为胸怀无限地放开,便能无限地接纳,更能得到空性的自由.
禅心之灯,即是自由之灯,是即使走在夜暗无人的路上,也可以安心前进,而且一旦点燃更永不熄灭.有时候会跌倒,有时候会刺伤,有时候会流血流泪,然而只要我们的火眼里有金睛,能穿透命运终究的表相,就可以无碍了.
凡事包容
一个人学习禅道,要先学习一种自由豁达、开放包容的心胸,然后才能逐渐超越,找到心灵真实的安顿,在终极之处,才可能明见自性.禅要超越形象、体用、凡圣、主客、是非、知见、言语、时空、乃至于生死,因此在我们没有彻底明见实相之前,所有的辩论都正好是束缚我们的绳索.
禅不分别知见,并不表示是毫无知觉的,只是在知觉上不起知见罢了.
佛无今古,人的佛性何有高下之分?在禅师的眼中,佛、菩萨、上帝、天神、耶稣、我、众生的佛性都是平等没有分别之见的.
开悟第一
如果“明师一点”就可以让人开悟解脱,那么二祖慧可不必断臂求法,赵州不秘踏破草鞋、坐破蒲团,智慧高超的祖师们不必经历千辛万苦了.
有一个学禅的人要牢牢记住的观点是:开悟是自己的事,解脱是自己的事.如果把开悟、解脱交给师父,那不产禅,而是外道.
开悟是最重要的,也可以说禅是因悟而成立的,没有悟,就没有禅!
开悟是在开些什么呢?最简单的说法是“唤起佛性”,或者说是“般若智慧的觉醒”,是“现起般若波罗蜜”.
“悟的准备”与“悟”是一样重要的.
禅心虽是实证与实践的,却并不独自存在,而是整个人格的展现,是从豪放质朴与慈悲怀抱而得到的超越,此所以惟宽禅师说:“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甚致一也.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水性不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
山水的入处
青原惟信禅师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宋朝诗人蒋捷《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表面上看穿了人生的无情,其实是一种“感怀”,而不是一种“悟”.因为词中诗人有非常浓重的“我执”,并没有一个超越的观点来看世界.
清末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与境
其实,定不一定很重或巨大才有,像一株草、一粒小石也能很定.定也不是不动才有,像脚踏车在快速前进时,因它的平衡使我们感到定;像地球以很快的速度自转,我们也浑然不觉;像海浪的推送,也令我们感到一种定.
人要得到定,一定要有一种和谐、舒坦、平衡,并且在内在里有轴心,不至于因外在事物的变动而生出纷扰与不安.
禅不是逃避这世界的方法,禅是我们内在的本质,当我们开发它,就是开发了自我生命的深层,使我们能与生命、宇宙都有更美好密切的结合.这样我们就不会逃离,而能坦然接受任何处境,使生活变得单纯、美妙、有光芒.
恶人正机
禅师不是不明是非的人,而是知道在是非中有超越的可能,使他能包容一切的是非.
恒绿之心
对于学禅的人,不但要对治内在世界,也要对应外在世界,似乎会比一般人繁忙紧张.其实不然,因为内外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分别,一个人只要内心里自在盎然、生趣勃勃,外来的事物并不能烦扰他.
禅者在那里吃饭,睡觉,打坐,走来走去,工作流汗,表面上看起来一点也没有异样,其实他是有一点不同的,他了了如如地站在真实的地方,他用真心和直心来生活,不做一些表面的应酬.
一场游戏一场梦
对于勘破执著的人,犹如鱼跃于渊,鸢飞于天,哪有什么坏与不坏的问题,因为我与大千合一,法尔自然,从空处来,也从空处去,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
走在沙滩上的禅师也会有玩沙堡的兴致,但是于他只是一场游戏,他不会执迷于自我的城堡.因此,从世间的层面看来,他仍然是以自己的个性来建造城堡,他的城堡则展现出作为一个“人”独具的风格.然而从超越的层面来看,他不会对城堡有情欲、占有、嫉妒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内观,明白宇宙的秘密之宝,也就是看见回家的路,至于痛苦与矛盾的祸源,在他早就止息了.
“建树”与“捐舍”实在是人生两个极重要的东西,一般人也都能建树,可是唯有真正的英雄才会懂得捐舍.
人的生命风格之卓越、不凡、圆满,要从这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个真正的勇者,是要提得起!一个真正的智者,则是要放得下!
禅师的风格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是看清生命实相之后一种自然的表白,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风情万种
学习禅道的人,可以师法祖师,但不是去模仿祖师,祖师的风格源自祖师的心地,无法模仿,也是不必模仿的.
我们要学禅不必学风格,因为风格是本具的,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开启原有的本心.
大洋海里打鼓
真正在中国创立顿悟之说的,是东晋时代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人.
顿悟禅是以般若害慧作为基础,好像慧能说的“以定慧为本”、“立无念为宗”.
知识的学习可以如登阶梯、拾级而上,而智慧的开展则必须如金刚宝剑裂开丝帛,是应声而开,两者真是不可以道里计.
时光飞逝如电
不管是顿悟或渐悟,“悟”都是重要的,所谓的“悟”就是由“世间道”进入“解脱道”的开关.也就是要有觉醒的智慧,在佛典中,智与慧是有区别的,在《大乘义章》里说:“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意思是,能观察抉择事物称为智,而能决断通达了透则是慧.
从“世俗智”进入“胜义智”,就是悟.
求悟、求智慧者,有如一只鸟要上山顶,可以循梯拾级而上,也可以一飞至顶,但无论如何,要去山顶,总是应该往上走的.
对于一个想要修行的人,重要的不在于了解顿法或渐法,甚至去判别法的优劣,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法去实践它.修行,是对于“无常”的一种反思,是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宇宙的成住坏空的了透,这种了透便是认识时光飞逝如电,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因此,悟是我的态度,顿与渐无需我去分别.
若至死不悟,则枉生为人!
惠心空中境
积疑一念破,
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
惠心空中镜.
——皎然禅师
皎然禅师,俗姓谢,名清昼,是大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他有首短诗《湖南壮若示大乘诸公》: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
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此诗后来影响了苏东城,东坡晚年曾写过一首类似的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两诗都很美,但皎然的诗优美,苏东坡的诗感慨,在此也可以看到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心情是有所不同的.
皎然另一首《秋风宿破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
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
寒云夜夜自飞还.
从前念经行走的人都远去了,只有寒冷的晚云每天都飞来,这是一种多么空茫的叹息!
皎然强调一首好诗要有两重以上之意,要含蓄而深厚,要明丽自然,就是所谓“气高而不怒”、“力尽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赡而不疏”,我们看他的论说,有时觉得不是在谈诗,而是在说禅师的风格了.
他的佳句很多,都能深刻表达禅的观点,像
“禅子有情非世情”、
“幻情有去往,真性无离别”、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
“智以动念昏,动由无心积”,
都是禅味洋溢,他有两句诗很能表现自己的诗情禅心,句曰:“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皎然以大乘佛教的观念,写下了“心境契合”的诗歌诗论,对于以诗写禅有很大贡献,在文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身心调柔
面上无嗔供养具,
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是珍宝,
无垢无染是真常.
——五台山均提童子
“无嗔”对一个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无嗔就能无痴、无疑,无嗔就能心平坦荡,无嗔可以使生命的内在到生活有每一个细节都柔软调和.
一个人唯有身心调柔才能得到内在的安顿,以这种安顿来开启自性的芳香.
修持法,固然以开悟为第一要义,但在开悟的过程中,我们要调伏身心的许多无明障碍,要使刚强易折的生命展现出柔软自由、随风舞动的样态.
我能打大鼓
禅是超越一切言词的,最怕的就是“说破”.
这其实不难理解,不只是禅,世界上的东西一旦说破,境界就低了,以男女的感情来说,常常把“我爱你”三个字挂在嘴上,而不用心去领受,境界就低了.
六祖慧能说:“吾有一物,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也是这个意思,禅有它超越绝对的特质,是文学语言所不能企及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不要说破,留点余地,留些空间,生活便会豁然提升了境界.
全露法王身
……对于砍树,刀柄有什么用?可是回想一下,如果一把刀没有柄,根本不能砍树,若硬要握刀刃砍树,树未砍倒,人恐怕早就受伤了.
石头禅师对弟子石室的应机教化,是在说明佛性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身心之所以有用,能披荆斩棘,向前迈进,那是因为有一个看起来无用的佛性,一般人对佛性无知,就像我们用刀时很少想到刀柄一样.
不只佛与身心的关系如此,在这个世界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代表了人生的真价值,可叹的是,这些价值常是被忽视的.以现代人喜欢追逐的金钱来说,金钱是有用的,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在背后支撑,则金钱正如一把没有刀柄的刀,只会带来伤害.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假如只注视私我眼前的用处,就会失去大用.
有时候我们要找的就在眼前,由于眼睛不利,眼前的反而看不见了.
像我们呼吸的空气、眼见的青山、开着花的小路、明亮的阳光、路边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哪一样是有用的呢?可是人生若失去这些,纵然有满屋的财富,又有何用?
禅师所说的“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虽然是那么深奥,可是对一般人,只要能知道用与无用之间的问题,则万象森罗都是法身也非不可理解.这就是六祖慧能说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有无所分别、无所不在、遍及一切的法身里,把自己开发出来,这是“妙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被迷惑的人,总想从世界得到什么,世界可用的东西就少;而一个开悟的人,总希望把世界给别人,为虚空付出,所以觉得一切都是可用的,一切都是有大智光明的.
大喜过望
佛陀禅是指印度传下来的禅法,而祖师禅则是中国祖师所传的禅法,前者讲静虑、出离、渐修,后者则讲活泼、入世、顿悟.也可以这样说,佛陀的禅是与其他教法融合在一起的,是所有法门修行者的必修课程,它强调深邃的冥想和精神集中的实践,祖师的禅则是从法门中独立出来,认为禅就是一切.
佛陀曾把禅分成四个阶段.初禅:会有一种喜悦与欢欣,从现实烦恼中解脱出来(离生喜乐);二禅:禅定本身的喜悦与欢欣更纯化(定生喜乐);三禅:喜悦的意念消失了,只剩下纯净的欢欣(离喜得乐);四禅:纯净的欢欣也消失了,这时,清澈透明的智慧就显现出来,这就是“般若”,即“自性”(舍念清静).祖师禅所强调的是,希望直接越过前三个阶段,一跃进入第四阶段.
大喜于禅悦的人,有如清澈满盈的池水,虽然无声,却生机洋溢,禅师游徜于冥想与静虑,是要开发无量的智慧,而无量的智慧里面就有喜悦、自在、慈悲与静谧!
天下第一神射
纪昌——飞卫——甘蝇
纪昌说:至动无动,至言无言,至射无射,所以不射!
天下第一神射,原来是一个可以射穿自己的烦恼、争胜、分别、比较的人呀!
皮肉与骨髓
在般若经典里,把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
禅有超越与绝对的特质,透过世间智的任何方法都不能直趋那种超越与绝对,所以才说是“无智亦无得”,这才是究竟.
禅心是骨髓,可是骨髓如果没有皮肉的包覆与滋养,是难以健全的.所以,习禅的人要有一个开阔的人格与心胸,从皮肉到骨髓都有深切的认识,那么才能成就真实的人格,才是一个人的完成.
为什么禅师在得了骨髓之后,不失去慈悲的风貌,也有人格的圆融,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悟不在皮肉,可是也不舍弃皮肉,若无世法与众生为皮肉,得了骨髓又能如何?
宗风与机锋
六祖慧能圆寂后,由于禅师的思想、作风不同,禅宗逐渐分为五个大的宗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
看起来,禅门五宗是很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注重“机锋”,机锋就是师徒相见,不用合理、逻辑的语言行为,而是用旁敲侧击、不相干的语言,甚至拳打脚踢、棒喝交加,来唤醒学人的悟境,这种“合水和泥,应机接物”,是与早期禅宗不同的,在六祖慧能之前,“机锋”并不像后来这么受重视.
机锋过于盛行,而不注重禅定生活与人格的实修,应该是禅宗没落的主因.
最上乘禅
唐朝末年的圭峰宗密把在他之前的禅法分为五类:
一、外道禅
二、凡夫禅
三、小乘禅
四、大乘禅
五、最上乘禅
在宗密所盛赞的“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中,是自心即佛,让本来就具足的自性显露出来,不欣上而厌下,不执著于空,甚至也不执著于智慧或烦恼,这才是最上殊胜的禅.
圭峰宗密在《景德传灯录》中答复弟子问题的几段话作结:
“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而志气方立.”
“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而熔消.悟凡夫而即真,资法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应.”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味.住著于法,斯为动念,故如人入暗,则无所见.今无所住,不染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