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要题目的)只有10分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07:28:57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要题目的)只有10分钟.
(要题目的)只有10分钟.
曼德拉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2年曼德拉与温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与温妮离婚.现任妻子格拉萨·马谢尔(Graca Machel)是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遗孀,1998年7月18日与曼德拉结婚.
1992年10月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曼德拉总统应邀访华,他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年—— )在斯德哥尔摩领取该年度诺贝尔奖.
托尼·莫里森生平
托尼·莫里森(1931年—— ),美国小说和散文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31年2月18日,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她的双亲曾是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佃农,为了摆脱贫困,来到罗伦镇这个钢铁小城.莫里森是四个孩子中的老二,出生时正值大萧条时期,父亲靠做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在经济上帮助家庭,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1949年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在校期间,莫里森利用暑期巡回演出的机会曾回到南方故土,吸收那里的文化营养.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二、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历程:
在霍华德大学任教期间,莫里森常和一些诗人和作家聚会,使她萌生了创作的欲望.婚姻出现裂痕以后,她更以写作来求得精神寄托.《最蓝的眼睛》中小姑娘毕可拉的故事就是这时开始孕育的.但是,莫里森真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在她到纽约工作以后开始的.
1970年,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发表.小说写一个黑人小女孩获得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但却由此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这部作品是对当时流行的“黑人是美的”口号的一种反讽,为作者赢得了“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称号.
莫里森最初步入文坛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生活中的痛苦.但就在她开始发表作品之际,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这使她自然而然地将个人痛苦与黑人妇女的生活现实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将神话色彩和政治敏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独特风格.
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秀拉》(1973年)刻画了一个有叛逆精神的黑人妇女形象,打破了以往黑人小说中黑人总是对白人又恨又怕的性格模式.秀拉傲睨一切,放荡不羁,我行我素,因而使她处于与老一代黑人和新一代黑人的双重矛盾当中.然而她明确反映了作者要求平等的愿望,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秀拉》里,社区中的人让秀拉留在那里,他们不会清洗她或把她埋掉,他们只是保护自己不受她的伤害,但她仍是社区中的一员.但是白人的渣滓,那些在《秀拉》里被高贵的白人世界抛弃的白人,在我们社区里却为所欲为,随心所欲”.作者以秀拉的叛逆与白人相对照,提出了黑人妇女应享有的权利.
第三部作品《所罗门之歌》(1977年)被认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黑人戴德一家三代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自由平等”的美国社会中,今天的黑人青年一代是否仍在遭受西方精神文明的奴役?作者似乎认为,只有让黑人返璞归真,恢复本民族古朴的风范,才能逃脱这种精神的桎梏.《所罗门之歌》中的名字大部分是真实的,作者用《圣经》中的名字表现《圣经》对黑人生活的影响,将他们对它的敬畏和尊重与他们改变它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作者还用了一些基督教以前的名字,表现几个世界交织在一起的感觉.小说中的飞翔神话,其含义是会飞翔的黑人——黑人的自由.
在第四部小说《沥青娃娃》(1981年)里,莫里森运用了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里有一个“沥青娃娃”,白人用他来抓兔子.“沥青娃娃”是一种称呼,就是黑鬼,白人把黑孩子、黑姑娘叫做“沥青娃娃”.莫里森说,沥青在西方故事里似乎很怪,但她在非洲神话中发现过一位沥青妇女.于是她开始考虑沥青.她认为沥青沆曾经是个神圣的地方,至少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沥青是建筑用的东西.它直接从地里来,它粘合像摩西的小船和金字塔之类的东西.对莫里森来说,“沥青娃娃”意味着具有凝聚力的黑人妇女.这部作品是通向历史和预言的出发点,也就是莫里森自己所说的抹去神话上的尘埃,进一步看看里面隐藏着什么.
第五部小说《宠儿》非常畅销,有讨好读者之嫌.小说结构复杂,人物众多,故事中夹叙故事,以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切换.小说写美国南北战争后的所谓重建时期,女主人公十八年前被残忍地割断喉咙死去,死后阴魂不散,经常作祟,以此返照往事,揭露不人道的奴隶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爵士乐》(1992年)是到现在为止莫里森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一个黑人妇女渴望得到一个金发男人的爱而毁掉了自己本来可以得到的幸福,走上了几乎精神失常的道路.身为黑人而向往白人特有的金发碧眼,与白人的审美和价值标准认同,其结果必然是失去自我同一性,酿成悲剧.显然,莫里森在这部小说里融进了少数民族话语理论和女权主义的观点,她意识到在白人文化与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黑人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将非常困难.他们既要反对主流社会,为了生存又要认同于主流社会;他们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但又千方百计想进入他们所反对的主流文化的中心.他们身上充满了悖论和矛盾.莫里森的这一认识使她的作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可以说对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有好处.
综观莫里森的创作历程,可以说她成功地将现实主义与神话结合在一起,善于以口语化的语言和象征的手法描写妇女形象,以民间传说和童话渲染气氛.但更重要的是,她反映了一种进步的文化思潮,表现了美国社会中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而这无疑得益于她对文化研究成果尤其是女权主义研究成果的运用.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参加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1948年当选为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1950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1952年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阴谋颠覆罪而改判为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1999年6月正式去职.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2年曼德拉与温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与温妮离婚.现任妻子格拉萨·马谢尔(Graca Machel)是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遗孀,1998年7月18日与曼德拉结婚.
1992年10月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5月,曼德拉总统应邀访华,他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年—— )在斯德哥尔摩领取该年度诺贝尔奖.
托尼·莫里森生平
托尼·莫里森(1931年—— ),美国小说和散文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31年2月18日,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她的双亲曾是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佃农,为了摆脱贫困,来到罗伦镇这个钢铁小城.莫里森是四个孩子中的老二,出生时正值大萧条时期,父亲靠做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在经济上帮助家庭,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1949年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在校期间,莫里森利用暑期巡回演出的机会曾回到南方故土,吸收那里的文化营养.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二、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历程:
在霍华德大学任教期间,莫里森常和一些诗人和作家聚会,使她萌生了创作的欲望.婚姻出现裂痕以后,她更以写作来求得精神寄托.《最蓝的眼睛》中小姑娘毕可拉的故事就是这时开始孕育的.但是,莫里森真正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在她到纽约工作以后开始的.
1970年,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发表.小说写一个黑人小女孩获得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但却由此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渊.这部作品是对当时流行的“黑人是美的”口号的一种反讽,为作者赢得了“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称号.
莫里森最初步入文坛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生活中的痛苦.但就在她开始发表作品之际,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这使她自然而然地将个人痛苦与黑人妇女的生活现实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将神话色彩和政治敏感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独特风格.
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秀拉》(1973年)刻画了一个有叛逆精神的黑人妇女形象,打破了以往黑人小说中黑人总是对白人又恨又怕的性格模式.秀拉傲睨一切,放荡不羁,我行我素,因而使她处于与老一代黑人和新一代黑人的双重矛盾当中.然而她明确反映了作者要求平等的愿望,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秀拉》里,社区中的人让秀拉留在那里,他们不会清洗她或把她埋掉,他们只是保护自己不受她的伤害,但她仍是社区中的一员.但是白人的渣滓,那些在《秀拉》里被高贵的白人世界抛弃的白人,在我们社区里却为所欲为,随心所欲”.作者以秀拉的叛逆与白人相对照,提出了黑人妇女应享有的权利.
第三部作品《所罗门之歌》(1977年)被认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黑人戴德一家三代的历史,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自由平等”的美国社会中,今天的黑人青年一代是否仍在遭受西方精神文明的奴役?作者似乎认为,只有让黑人返璞归真,恢复本民族古朴的风范,才能逃脱这种精神的桎梏.《所罗门之歌》中的名字大部分是真实的,作者用《圣经》中的名字表现《圣经》对黑人生活的影响,将他们对它的敬畏和尊重与他们改变它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作者还用了一些基督教以前的名字,表现几个世界交织在一起的感觉.小说中的飞翔神话,其含义是会飞翔的黑人——黑人的自由.
在第四部小说《沥青娃娃》(1981年)里,莫里森运用了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里有一个“沥青娃娃”,白人用他来抓兔子.“沥青娃娃”是一种称呼,就是黑鬼,白人把黑孩子、黑姑娘叫做“沥青娃娃”.莫里森说,沥青在西方故事里似乎很怪,但她在非洲神话中发现过一位沥青妇女.于是她开始考虑沥青.她认为沥青沆曾经是个神圣的地方,至少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沥青是建筑用的东西.它直接从地里来,它粘合像摩西的小船和金字塔之类的东西.对莫里森来说,“沥青娃娃”意味着具有凝聚力的黑人妇女.这部作品是通向历史和预言的出发点,也就是莫里森自己所说的抹去神话上的尘埃,进一步看看里面隐藏着什么.
第五部小说《宠儿》非常畅销,有讨好读者之嫌.小说结构复杂,人物众多,故事中夹叙故事,以蒙太奇的手法进行切换.小说写美国南北战争后的所谓重建时期,女主人公十八年前被残忍地割断喉咙死去,死后阴魂不散,经常作祟,以此返照往事,揭露不人道的奴隶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爵士乐》(1992年)是到现在为止莫里森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一个黑人妇女渴望得到一个金发男人的爱而毁掉了自己本来可以得到的幸福,走上了几乎精神失常的道路.身为黑人而向往白人特有的金发碧眼,与白人的审美和价值标准认同,其结果必然是失去自我同一性,酿成悲剧.显然,莫里森在这部小说里融进了少数民族话语理论和女权主义的观点,她意识到在白人文化与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黑人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将非常困难.他们既要反对主流社会,为了生存又要认同于主流社会;他们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但又千方百计想进入他们所反对的主流文化的中心.他们身上充满了悖论和矛盾.莫里森的这一认识使她的作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可以说对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有好处.
综观莫里森的创作历程,可以说她成功地将现实主义与神话结合在一起,善于以口语化的语言和象征的手法描写妇女形象,以民间传说和童话渲染气氛.但更重要的是,她反映了一种进步的文化思潮,表现了美国社会中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而这无疑得益于她对文化研究成果尤其是女权主义研究成果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