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有谁知道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凯恩斯对经济制度的认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01:19:02
有谁知道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凯恩斯对经济制度的认识?
有谁知道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凯恩斯对经济制度的认识?
大卫·李嘉图
  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刚刚开始进入经济学界的时候,英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限制谷物贸易的《谷物法》.李嘉图鼓吹自由贸易,但《谷物法》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促使李嘉图更深入地思考贸易问题,从理论上驳斥贸易限制的荒唐.
  他的国际贸易学说可以被称为“比较成本说”或“比较成本规律”.他模仿同亚当·斯密斯关于个人劳动分工的理论来分析两个国家间贸易的好处.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英国需要200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个.可以看出,葡国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如此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两国同时获得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好处.
  这种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利益,只有在政府不干涉对外贸易,实行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一个具有充分商业自由的体制下,每个国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置于对自己最有利的用途”.因此,他是坚定的自由贸易论者.
  李嘉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亚当斯密
  [编辑本段]主要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凯恩斯
  凯恩斯的金融理论
  一、凯恩斯之前的主导经济理论的主要论点
  凯恩斯以前的主导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经济学说,又称传统经济学.这种学说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商品的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资本的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工市场供求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一切人为的干预,特别是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管的政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应该信守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二、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不仅如此,他还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可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工资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忽视了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区别,货币工资具有刚性,仅靠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不可能维持充分就业的.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