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欲求:《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影评 注:不是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6:23:18
欲求:《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影评 注:不是观后感.
在两千字左右,
欲求:《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影评 注:不是观后感.
身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讲.政客欲征服民众,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可拨动万众心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驱懦夫昂扬赴死.几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册的演讲事迹,孔明“骂死王朗”,拿破仑有“蒙特诺特战役演讲”,金博士有“我有一个梦想”,麦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另外还有画了一个圈的“南方谈话”等等.身为领袖,“跟他们谈笑风生”是必备技巧.
  《国王的演讲》开篇破题,上来就是一场“(未来)国王的演讲”.寥寥几笔,将主要人物定格在画板上.在直播间里,专业播音员用矜贵的手势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开嗓,踌躇满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贵王爷却正瑟缩在妻子身边,惶然四顾,绝望得像个没有温书、自知考试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贤惠的王妃轻吻丈夫脸颊,无声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员各自道出鼓励话语.但一切鼓励与温情统统作废,公爵张口结舌,演砸了一场原本轻而易举的演讲.
  其实,王室的成员不过是些演员.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员的广告语:“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国王要做的并不复杂.君主立宪制度之下,他无需直抵前线冒着弹雨鼓舞士气,无需振臂高呼、口若悬河,甚至无需直面千万双灼灼眼目,赖现代科技所赐,他只要在麦克风之前,声情并茂地(设若干巴枯燥,大概也能敷衍过去)念完几页幕僚草拟的演讲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这么点“红领巾广播站”的小学生播音员都能完成的任务,恰是乔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几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顺畅地侃侃而谈.一应雄心、激情、温柔、愤懑、焦切……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胸襟里尽有惊涛拍岸,也全被这无形堤坝拦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间.正如莱昂纳尔所说:没有先天性的口吃.口吃折射了内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剧了自卑与木讷,恶性循环十数年,无药可救.
  绷得过紧的琴弦,是无法奏出任何乐曲的.国王他,其实是个可怜人.
  他的眼神总是带着忧伤、胆怯.他不快乐.
  片中大部分关于国王的镜头,总是将他委委屈屈地搁在画面下角.这场戏没有反派,国王要打败的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乔治六世,可怜、可叹、可钦、可感.
  在影片开始十分钟后,时为约克郡公爵的伯蒂,穿着黑色燕尾服走进育儿室.父亲虽满心忧烦,对女儿仍温存不减:先是学着企鹅的模样走了几步,然后为两位小郡主讲睡前故事:
  “从前有两位小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她们的爸爸是一只企鹅,因为他被一个邪恶的巫婆诅咒了.这对他来说太不方便啦,因为他喜欢抱着他的公主们……巫婆让他们去南极,如果不能飞,这可是很长的一段路.他一头钻进水里,只为了能在午饭前赶到,他还让一个过路的摆渡者带他过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宫殿里,给了厨师、妈妈一个大惊喜.小女孩们在厨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吻.在那个吻之后,你们猜他变成了什么?”
  故事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一起神往地笑着,脱口而出:“他变成了一个帅帅的王子!”
  但企鹅公爵给出的答案是:“他变成了一个短尾巴的信天翁.”
  在公主们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企鹅爸爸张开双臂,解释说:“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着他的两个小宝贝了!”
  然后,他略显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们面前,紧紧地搂住她们,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视下,将慈父的亲吻降落在女孩们金黄的卷发中.
  ——信天翁是鸟类中翼展最宽的,张开翅膀,可达3米以上.
  这个“企鹅变信天翁”的故事,初听来只为烘托王室一家亲的美好氛围,以及伯蒂的外冷内热.终篇之后会发现,此故事提纲挈领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仪表堂堂,却偏生有这上不得台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诅咒;“抱着他的公主们”,亦即守护他的臣民;带挈他前行的“摆渡者”,自然就是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至于“成功回到宫殿里,给了厨师和妈妈一个惊喜”,“惊喜”当指他完成了对他来说最艰难却又最重要的圣诞演讲;厨师,可理解为首相丘吉尔——治大国如烹小鲜嘛.(此处或是过度阐述)
  故事结局最耐人寻味:“惊喜”过后怎样?笨拙企鹅是否就此脱胎换骨,变成完美王子?错!没看电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会认为:最终莱昂纳尔医好了国王的口吃.其实,伯蒂的口吃始终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诞演说”,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坚强翅膀的“信天翁”——虽然还是禽类.
  二、莱昂纳尔
  做为软性大不列颠形象宣传片,《国王的演讲》铸起了一尊完美的英伦绅士标本: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
  莱昂纳尔的年纪,当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颇有余.他已经到了永不会觉得尴尬和别扭的年纪,一对冷静双眸洞悉世事,始终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让人对之如坐春风.
  莱昂纳尔与伯蒂的交锋,则是贯彻全片的美妙二重奏.两人就像一对反义词:地位一尊一贱,态度一张一弛,情绪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态,贱者并无卑微之心.莱昂纳尔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谨矜持、暴躁不安.草头郎中对一国之主不谄媚,九五之尊对草头郎中亦不轻蔑.
  科林与拉什的对手戏,真如一发之上,悬千钧之力.
  三、爱德华
  爱德华八世对历史的贡献:一则韵事,一只“温莎结”.
  有多少女人曾为这位“多情国王”的故事心旌摇曳?我也是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不是褒义词.尤其值彼江山风雨飘摇之时,国赖明君,这份本应扛起的责任容不得推诿.他对那个女人多情,便是对自己的国家无情.
  ——曾身为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担任私人秘书的拉塞尔斯,对王储爱德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他的性格变幻莫测、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学等方面,停留在一个17岁男孩的水平;他对事情适当或不适当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我能逃脱吗?”
  秘书所下考语,多半是真.有一种“多情汉”实则是世间极自私的人——杨过就是明例,情之一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爱情上.
  电影中的爱德华八世,做为乔治六世的衬托,是位轻率任性的浮华男子.华利斯夫人举筵,伯蒂不得不携妻亮相.在黝暗狭窄的酒窖中,弟弟追在兄长身后结结巴巴地探讨国事,而哥哥焦虑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酿.这一场戏剧化得有些过分,不过也完成了对爱德华和华利斯的塑造任务.
  第一眼看到盖-皮尔斯饰演的王储,那犹豫不决的、阴柔的嘴型、埋藏情欲的法令纹,立觉“对的!这就是爱德华”;而辛普森夫人虽只出场两次,亦形神兼具:老辣、虚荣、男性化、洋洋得意、野心勃勃.
  四、国王
  旧王交卸,新王接任.伯蒂被推上王座.在华美宫室的朦胧光线中,乔治六世的背影显得孤独.有弧度的镜头,略微夸张地聚焦在他哆嗦的脸肉和嘴唇上.
  所有的画面,都强调了伯蒂此际的孤独.他其实始终是那个卑怯、懦弱的孩子.捏着讲稿,嘴巴开合如涸泽中的鱼,一径憋得面白唇青.晕眩中视线越过面无表情瞪视他的人群,落在墙上悬挂的先祖的画像上.新逝的老父盛装挺立画框中,威严冰冷的目光审视不争气的次子.
  ——偌大一份家业,靠个“无话儿”之辈来接任,先祖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叹息国运不济.
  在莱昂纳尔面前,虚弱恐惧的伯蒂爆发了出来.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伯蒂与妻女观看希特勒演讲一场戏,意味更为深远.
  先来看看史料记载:希特勒曾专门在一位精通肢体语言的专家的指导下,设计演讲手势,并常常对着镜子和相机反复排练着,以求达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当时一个追随者说:“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无条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波兰记者阿克塞尔海斯特回忆:“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的激情和爱意,表达这一切的是爱的语言,他的叫喊充满着憎恨和情欲,他的话语充盈着暴力和残忍.所有的语调和声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们如同被压抑太久的邪恶冲动.”
  希特勒把语言暴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他纷纷将他们挑落马下.冯.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动中希特勒的演讲时说:“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来,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能让群众态度转变如此神速的情景.”奥匈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儿子奥托.冯.哈布斯堡在一次观察后说:“跟他站在一起的共产党人,在开口之前,就被他打动了,他是个有某种磁性的天才.”作为将领的布劳希奇说:“我和这个人争辩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埃哈德.米尔希说:“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错算术题的小男孩.”凭这样的本事,希特勒不无骄傲的说:“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说回电影:画面中滔滔不绝演讲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战争的公众之敌.但他的演说技巧与得到的效果,无可挑剔.伯蒂当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闪现,但他目光随即平和坚毅下来:正义与邪恶之分野,不靠口才来划分.
  引用某影评的话(我觉得我不可能总结得比这句还好):有的人也许言辞流利,擅于煽动,但却可能是恶魔;那些羞涩木讷甚至笨拙的人,却可能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五、国王的演讲
  最后一场戏,当然就是那场华彩乐章:圣诞演讲.就像炉火上炖着的一壶水,虽然火苗始终温文,然不知不觉中水温已至沸点.一道道窄门敞开,贤妻良友随侍在侧,盛装的国王面沉如水,如赴战场.
  最后的舞台是小小的密闭的直播间.在伯蒂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莱昂纳尔的动作便是推开窗子.这一点在最后的“圣诞演讲”中得到呼应.
  所有的起承转合,其实俱在意料之中:最后关头,我们都知道国王和治疗师要说一句温情脉脉的表白.果然,国王至诚道谢,而莱昂纳尔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忘掉其他一切,对我说,对我这个朋友说.三次红灯闪烁在伯蒂面上,照应了影片开初他的失败.在艰涩地起头之后,为隐蔽口吃而频繁做出的停顿,反而益显凝重沉痛,具有别样的力量.
  间中也有几次,国王险些结巴起来,全赖莱昂纳尔的眼神与无声手势.但他渐入佳境,渐入佳境.咬字吐音,从未如此勇敢与坚定.要抵抗强权,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演讲,为臣民亦为自己.
  穿插出现在伯蒂演讲画面中的几组人,几乎回顾了全片情节,像协奏的器乐,令这一曲更调和与雄壮,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领教了约克公爵那糟糕透顶的演说的工厂工人,如今听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曾多次鼓舞乔治六世的主教与首相,庄肃端坐,想必坚定了抗战之心;独处小室、守着孤灯的王太后,嘴边逐渐浮起微笑,自是对儿子的赞许与自豪;在遥远的精致公馆中躲清闲的爱德华与华利斯,表情复杂难言,华利斯发上绑着花纹发带,浮夸突兀得像个时装杂志上的假人;大卫则满面阴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动的同时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着他的华利斯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他的异样情绪,伸手抚慰——当然,若无这等机敏,也不能俘虏君主之心(短短几秒钟的镜头,道出无数弦外之音).
  最后,莱昂纳尔垂下双臂,肃立聆听,他知道不必再指挥协助,乔治六世已脱胎换骨,真正的国王在这小小格子间中诞生.
  历尽艰险,伯蒂终顺利完成最后一个词:“胜利”.始终抓紧座椅扶手的王后,欣慰地与女儿互望,面颊上有恰如其分的一滴热泪.那滴泪只星光似的一闪.大功告成后,莱昂纳尔与国王相视微笑.莱昂纳尔并未恭喜,只微笑道一句:“你在w上仍有些打结”.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掩盖胸中感慨与喜悦的澎湃波涛,简直有谢安的“小儿辈已破贼”的妙处.
  完成之后又如何呢?紧闭的门次第敞开了.伯蒂终于微笑着走出昂首阔步的国王的步伐;悲欣交集的贤妻悄声道:“我知道你会很棒.”首相与主教诚挚祝贺;国王携眷走上阳台,领取民众的掌声与喝彩.温柔舒缓的钢琴,交替流转在国王与莱昂坚毅面容上.一切美好如童话.最童话的结局字幕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毋庸置疑,《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就像是无可挑剔的美人:秾纤适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由国民性决定,英伦影像总有一种克制的情绪,没有欢呼夹杂狂吼,也鲜少眼含热泪地相拥,画面与音乐均委婉而素净,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这便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六:历史
  上个月恰巧买到一本法国记者贝特朗-梅耶-斯塔布莱所写的《伊丽莎白二世时期的白金汉宫生活》.无论在民主国家、封建国家、君主立宪还是社会主义,宫闱秘辛都隐在层层帘幕之后.不过赖有大胆卷帘人,我们也随之窥探一二.该书中一些段落提及了乔治六世和他的王后.讲伯蒂的不多,对王后大加颂扬.我姑且把这些段落人肉搬运到这里,做为注脚:
  幼时:乔治六世的绰号叫“Bertie”,此人用喝酒来增加力气,他的双腿夹着钢制夹板,因为他的双膝外翻.他进入会客厅时,仆人都伸出胳膊来推他,他总是哭着进去.
  粗心的国王:某天,乔治六世不留心给一个人授衔两次,到了“第二轮”授奖的时候,国王觉察到:“您看来非常不安哪!”
  可爱的王后:一名老仆人说:“第一次碰见王后,人们都不注意她矮小的身材(王后只有1.55米)和丰腴的体形.因为大家都被她的热情和魅力吸引了……她非常喜欢微笑.”
  她是一个有头脑而又善于逗乐的人,从结婚到乔治六世登上王位的13年中,她的性格要服从王室的庄严与新位置带来的挑战.在出访活动中,约克公爵夫人能让事事都变得容易.她的玩笑能让最害羞的人捧腹大笑,在舞会上她对舞技平平的舞伴说:“加油!太棒了,你至少还没把我的王冠碰掉嘛!”她对份内的事情一点也不厌恶,人们赞美说:“她要是戴上了一枚新宝石,就高兴得仿佛刚刚发现愉快地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的新方式.”公爵夫人如此自如,丈夫羡慕不已,因为他严重的口吃的确是个不小的缺陷.
  1936年12月10日,爱德华八世逊位,约克公爵被即将落在自己和妻子身上的责任震惊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12月10日,这位新国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授予妻子一枚嘉德勋章.他在登基演说中讲道:“没有妻子在我身边,没有她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是担负不起身上的重担的.”当时人们称呼她“联合王后”,时年36岁.在战争中,她尽其所能鼓舞英军士气,丘吉尔称她为“二战中最勇敢的女人”.
  和丘吉尔一样,她也将重树英国精神.从伦敦遭到轰炸开始,王后就坚持不懈地视察被炸街道,鼓舞士气,安慰群众,语言得体.在伦敦战役进行得最惨烈的1940年9月13日,几枚炸弹击中了白金汉宫,当时王后的一句话家喻户晓:“我很庆幸遭到了轰炸,因为轰炸才使我能面对面地与东区(伦敦在空袭中受创最严重的一个区)人民接触.”
  《泰晤士报》一名著名编辑说:“她将普通生活的美德在高贵生活中加以发扬.她拉近王室与百姓的距离,使王室显得自然,也远远没有前几代王室那么严厉.”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博斯-莱昂选择了阳光、生活与幸福,她是英国王室的支柱之一.